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发生根本变革(2)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1-03-17 10:44
核心提示:哪些银行的业务转型能够尽早成功,哪些银行的资产类业务占盈利比重能够尽快下降,将直接反映在下一阶段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当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或转型的阶段,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点正日益增多。
本文导航
  1. 1.
  2. 2.

  二、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

  1.当前银行业不良贷款状况

  截至2010年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4293亿元,不良贷款率1.14%%,不良贷款余额、比例数据继续“双降”。但降幅已经有所趋缓,显示信贷增速放慢及缺乏规模核销等因素正在产生影响。

  总量数据:余额和比例降幅趋缓。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季度数据环比变动趋缓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随着国家调控政策落实,信贷投放增速放慢,对不良资产占比稀释作用下降;二是农业银行上市后,缺少强力核销推动因素。

  分机构类型:各类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走向分化明显。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仍延续“双降”,但余额降幅趋缓,从其不良贷款占全部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走向看,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反弹压力较大。

  股份制银行基本扭转了2009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反弹趋势,重新开始“双降”,2010年末的不良贷款占比已达0.70%历史低位;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双降”趋势强化,从不良贷款占全部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在各类型银行中的资产质量表现最为稳定;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则出现了明显反弹,其不良贷款占全部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比例曾较2010年初上升约70个基点,在所有机构类型中升幅最大,资产质量劣化苗头较为明显。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外资银行不良贷款虽也曾在2009年一度出现的“双升”苗头,在2010年下半年已得到扭转。只是从外资银行在2010年二季度一度出现的不良贷款余额反弹情况分析, 其在下阶段“双降”趋势稳固程度还有待观察。

  分资产类别:次级类、可疑类正继续向损失类“迁徙”。2010年,次级类、可疑类向损失类贷款“迁徙”的现象仍然存在:次级类贷款余额在连续下降后仅微幅反弹攀升,可疑类贷款持续“双降”,而损失类贷款余额仍保持上行趋势。这表明,在不良贷款总规模减少同时,存量不良贷款劣化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在将来,即使出现新的不良资产供给,买受方的估值和经营能力将面临更多考验。

  2.国内金融领域的风险点呈现规模增大、数量增多的特点

  市场调整放大房地产类贷款风险。伴随加息周期临近和有关税收制度调整,房地产企业未来可能因为融资困难、销售不畅及土地占款等因素出现较严重资金压力,导致有关房地产类贷款风险放大。

  一是融资困难导致财务脆弱性上升。一方面,开发商信贷融资能力逐步受到调控政策大幅削弱;另一方面,主要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已经出现大幅度上升,整体财务脆弱性上升。一旦部分融资渠道少、负债率高的房地产企业出现破产或重组风险,将影响部分相关贷款质量。

  二是交易下降引发资金占用风险。开发商囤积土地总伴随着较大比例的资金占用,一旦出现市场交易量下降、产品销售不畅,会使囤积土地较多的开发商资金链快速收紧。土地囤积既导致土地当期市场价格明显偏高,也使得前期高价获得的土地面临贬值风险。如果出现土地囤积、楼盘空置、租金回报低等几个因素叠加的情况,部分开发商的经营风险将显著增加,影响有关贷款质量。

  此外,除了传统的违规放贷、阴阳合同、假按揭等风险之外,在房地产领域新出现的某些金融风险也值得重视。如在保障性住房融资方面,以廉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资金回收期长、管理运营难度大等问题,投放在相关领域的信贷资产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部分地方投融资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存在偿付风险。一是地方投融资平台贷款风险规模较大。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被视为是影响银行业贷款质量的重要变量。随着经济进入加息周期,有关地方政府的还款量将逐步增大,部分地方融资平台的偿付能力将面临一定挑战。二是规模更为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风险不容忽视。

  总之,我国银行业历时较长的经营景气周期可能正在过去,业务转型阶段正在全面到来,在这一过程中,监管政策的调整、竞争格局的变化乃至宏观经济的波动,都可能导致银行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对应出现明显的波动。这方面需要引起市场投资者的高度警惕,不宜过度关注短期内富有吸引力的估值水平。

  (作者单位: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金融风险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山晓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单页阅读
图文资讯
已有0人参与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返回新华08首页
编辑推荐
视频金融词典>>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