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资私人银行短兵相接 拼抢111万超级客户

来源:证券日报  2011-07-22 07:51
本文导航
  1. 1.
  2. 2.

  ■本报记者 曹 蓓

  “与外资行相比,我们的客户基础比他们大,而且我们更了解中国的客户,推出的产品和服务在风险和收益方面会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中行行长李礼辉在本周三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时表示。

  目前,摆在中外资行面前的,是我国财富市场的巨大“蛋糕”。外资银行凭借丰富的经验先行一步抢占市场,而中资银行依托庞大的客户资源欲分食这块“蛋糕”,双方各自亮招,已是“短兵相接”。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私人银行要步入正轨,还需要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来实现,“这个时间,至少还需要5-10年。”

  新兴财富市场“蛋糕”巨大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 C G)6月初发布的调研报告,2010年,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相比2009年增长了31%,超过100万。据估算,目前中国已经有111万百万美元资产富豪,排在美国的522万和日本的153万之后,位居全球第三。这一数字还会随着中国GDP的增长而迅速扩大。

  在巨大的市场面前,中资行和外资行相继出手。

  2005年,瑞士友邦银行首先在中国开办私人银行。随后,花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外资银行相继跟进,开设私人银行业务。2007年,中国银行率先开设私人银行业务。此后的四年时间,从大型国有银行到股份制银行,都争先恐后成立专业团队和设置专门机构来争夺这一市场。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在中国有129家银行机构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包括五大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5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中国邮储银行以及16家在华运营的外资银行。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为《2011年中国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行业报告》的序言中指出,过去三年里,中国新兴的财富管理市场年均增长率约达45%。个人财富管理领域内的资产规模从2005年末的2000亿人民币(300亿美元)猛增至2010年末的1.7万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日益多样化的理财产品。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银行业推出超过7000款个人投资计划,涉及债券及货币市场类、信托类、结构性投资产品和代客境外理财等多种投资类型。客户细分和风险偏好评估程序也日益精准和专业化。

  据悉,截至2010年底,工商银行私人银行盈利已近亿元。 招行也表示,去年年底私人银行已经实现了600万元盈利。

  中外资行各显神通

  2005年9月,瑞士友邦银行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国际私人银行,其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接踵而至。2007年,中国银行率先开设私人银行业务,开启了中资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大幕。随后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中资银行也先后跟进。

  分析指出,外资银行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品牌优势。而中资银行客户资源丰富,分行、网点覆盖广泛,能提供全面的产品和服务系列。

  “虽然在海外投资经验方面,中资行跟外资银行相比相对弱一点 ,但是我们还是基于中国的客户提供一些产品和服务。”中行行长李礼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他说,毕竟海外投资的风险还是更大些。此前也有些银行的海外产品并不是很成功,因此中行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寻求一个平衡点。

  “预计到2011年年底,我们的私人银行客户将达到25000位,年化增长率超过40%。管理资产规模将超过3000亿人民币。”中行个人金融总部私人银行团队高级经理赵沛来说。

  基于对中国财富分布状况的合理判断,中行已经在境内建立了17家独立的私人银行分部,同时在海外建立了三家私人银行服务机构。他们认为这17家境内分部可以覆盖到中国大陆境内75%的富裕人群。

【责任编辑:山晓倩】
已有0人参与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返回新华0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