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智能银行在中国悄然兴起

智能银行在中国悄然兴起

http://bank.xinhua08.com/来源:新华08网2012年08月03日16:40

新华08网北京8月3日电(记者石昊)随着近期以广发银行为代表的“智能银行”悄然兴起,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银行业智能化趋势逐渐明显。

记者一走进位于北京金融街的广发银行首家智能体验店,就被宽大的各种电子触屏所吸引。客户经理王茜带领记者体验了各台智能设备。取完号,记者在智能填单台轻点触屏就可完成业务所需表格填取。提交后来到服务窗口,营业员早已获取所需信息。原本可能耗时十几分钟的工作现在两三分钟就能完成。

王茜还向记者介绍了可在远程视频协助下24小时申领储蓄卡和信用卡的“VTM”机。“这些都大大节约了顾客的时间。”王茜说。

然而,这家仍属试验性质的支行目前还没有完全发挥潜力。据负责前台接待的黄小姐介绍,自上月营业以来,顾客数量基本和普通支行持平,并没有大的增长。

早晨来办业务的徐女士没有选择自助智能设备。“我更喜欢面对面的交流。”她坦言,“而且我担心机器可能会泄露我的个人信息。”

谈及原因,黄小姐分析认为:“可能因为地理位置吧。这边都是大公司,没什么居民。”广发银行总行办公室的杨霞表示,广发今后将在全国16个重点及沿海城市建设智能银行,会着重考虑“高密度社区”。

“(智能银行)是新生儿,宣传还没有达到最大限度,智能银行的知晓度还不够。”杨霞认为,如果在商务密集区域投放更多的智能银行,会在人群中造成更大轰动。

智能银行理念最先由花旗银行引入中国。2009年11月,花旗在上海新天地开设了第一家智能银行,目前已在全国13个城市开设了24家智能零售银行网点。据花旗银行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广发和花旗确有智能银行方面的合作。

虽然目前顾客并未明显增长,但业界同行似乎已对该支行表现出了兴趣。王茜告诉记者,她已经接待了几位来“暗访”的同行。“我们还是会热情地讲解,毕竟(智能服务)是对顾客有利的”。

广发银行并非唯一一家将前沿IT技术融入传统银行服务的金融企业。同样在上个月,交通银行在上海宣布推出了“远程智能柜员机——iTM”,实现了其“远程智能柜面服务”新模式。同月,中国民生银行推出了手机银行,可覆盖当今热门的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

银行服务的不断技术创新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机器可能替代人力以及就业前景的担心。王茜表示,节省的人力会被派驻不断新开的智能网点。

中国银行业协会上月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1-2012)》指出,银行业正在谋求向“信息化银行”转变。电子银行业务进入爆发增长阶段。报告认为,银行业务服务理念已由“服务为王”向“体验为王”转变,银行网点也日趋智能化。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早些时候的一份银行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显示,七成消费者不满意排队时间过长,一半消费者认为开放的服务窗口过少。业内专家认为,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的相似“智能化”举措不失为其优化客户体验的新尝试。(完)

【责任编辑:范珊珊】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