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信贷资产证券化打通流动性 商业银行急盼

信贷资产证券化打通流动性 商业银行急盼

证券日报2012年09月11日09:39分类:中资银行

核心提示: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房地产贷款是符合资产证券化要求的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重启让热盼了许久的商业银行看到了近在眼前的希望。

9月7日,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正式启动规模高达101.6亿元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配售。作为今年首单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此次发行也是自2005年开始资产证券化以来资金规模最大的一单。随后又传出工商银行正筹备一款约30亿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而交通银行也拟在上交所大宗平台试水资产证券化。

“国开行成为首家试水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银行,是因为确实有适合的产品,但是从机构自身的必要性来说,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证券化方面的需求可谓更加迫切。”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商业银行目前的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又面临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的压力,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平衡二者,改善商业银行提供中长期贷款的能力。”

平台类贷款并非“猛兽”

5%自持风险均担

今年5月中旬,央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重启了信贷资产证券化。根据监管要求,此番重启的资产证券化将以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主,还将尝试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证券化,以及水利贷款、涉农贷款、消费贷款等证券化。

但是有分析指出,银行真正想出售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但由于违约风险等问题尚难以处理。

然而《通知》其中一点最为重要的是,监管层要求打包的信贷资产要分散,即行业要分散、客户要分散,此外还要求银行自行持有的资产包份额不能超过5%。

“这个5%的自持比例非常重要。”鲁政委指出。“5%的自持份额,以美国为例,即使在危机以后,美国坏账率也不超过5%,我国也借鉴了这个标准,增加了“风险自留”的审慎性安排,这使得买卖双方的风险是平等的,并不存在银行是否更愿意配售平台类产品而转移风险的情况。”

鲁政委解释称,如果银行配售的产品风险大,银行自身也会首先遭遇风险,所以对于很多银行“甩包袱”的说法其实是误读。

房地产贷款

适宜资产证券化

业内人士分析称,无论是国开行还是即将跃跃欲试的交行,对于信贷化资产的那一部分,两家银行都是拿出了质量比较好的资产,房地产贷款和地方政府平台贷款都不在此列。

“以国外的经验来看,房地产贷款是很好的资产证券化的品种,其贷款的现金流固定,唯一的风险是早偿和逾期的风险,但是把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风险就能有效规避。房地产贷款是完全符合资产证券化的要求的产品。”鲁政委说。

央行发布的信贷投放报告显示,6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1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季度末高0.2个百分点。6月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7.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季度末低1.1个百分点。

信贷资产证券化

未来规模可期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此轮试点规模仅500亿元,但未来有望扩容至每年新增千亿元或更高规模,这将对当年信贷投放产生一定影响,此外,还可以有效缓解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不足的压力。

“我国的商业银行近年来长期贷款占比持续攀升,目前的中长期贷款占比在50%以上,而在2006年、2007年这一占比在40%左右,差不多五年的时间增长了10个百分点。在2011年这一比例达到61%,达到这几年的峰值。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资产的流动性,改善银行提供中长期贷款的能力。”

此外,鲁政委指出,国际银行维持资本充足率的方法也是靠信贷资产证券化来实现,使得银行在保证相对稳定发展的同时,有同时具有竞争力。“美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比例达到70%左右,银行系统以稳健著称的加拿大,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比例也在30%以上。所以,未来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是令人期待的,也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各家商业银行都很希望发行此类产品,相信脚步会慢慢放开。”

交行已提交资产证券化试点申请 预计初期规模不大

本报记者 曹 蓓 甘玲玉

在国开行发行首单超过百亿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后,交行也成为了下一个明确表态即将试水资产证券化的银行。

交行副行长钱文挥日前表示,交行正积极开展资产证券化试点准备工作,并已向监管机构提交申请报告,目前进展顺利。他说,资产证券化规模和进入资产化池的贷款结构等,尚未最后确定,但初期规模不会太大。

交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信贷管理水平、缓解资本补充压力,对促进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加快资产流速,走低资本消耗、集约化发展道路也具有重要意义。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由交行牵头的、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交易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在进行。据悉,交行可能率先出售基建项目存量贷款,例如高速公路等有收益权的项目。交行此次的专项计划资产会按照风险及收益情况进行分层,设计发售优先级受益凭证和次级受益凭证等不同的固定收益品种,前者的清偿次序先于后者。在满足贷款“出表”的情况下,原债权银行自留一部分次级受益凭证,从而达到为优先级受益凭证增信的目的,满足债券投资者、银行理财、信托、保险等低风险偏好资金的投资需求。优先级受益凭证将安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可能允许质押式回购以扩大资金来源、提高市场活跃度。

“交行这样的大行,资产证券化起步确实具有很大的意义。其他的银行也会很想相继跟进,但是这最终还要取决于监管层的节奏。”一位银行分析师告诉记者。

“信贷资产证券化本身并不能实现补充资本的目的,只是可以通过转让资本,来使资本充足率的分母减小,可以间接的对资本充足率有所贡献。”东方证券金麟告诉本报记者。

半年报显示,交行上半年末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57%和9.58%,较一季末分别上升了0.15和0.19个百分点。在今年8月定增完成后,交行资本进一步得到充实。

交行在今年3月份制定的A+H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已于8月底“收官”。此次非公开发行,交行募集资金总计人民币566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资本。瑞银证券相关分析认为,预计交行最近完成的定向增发将提升该行的资本充足率约1.9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将提升至11.4%,位于5家银行首位,为该行未来规模扩张打开了提升空间。 本报记者 曹 蓓

【责任编辑:彭桦】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