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银行涉足碳交易 未来应鼓励并拓展国内市场

银行涉足碳交易 未来应鼓励并拓展国内市场

新华08网2012年11月01日10:56分类:中资银行

核心提示:专家表示,当下全球碳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因为缺乏认定标准、定价机制、规范市场等因素,在碳交易市场谈判中,中国企业常常痛失话语权,未来应积极促进商业银行参与国内碳交易市场建立,并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新华08网北京11月1日电(记者刘琳 吴雨)中国是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最大,且成本最低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而随着业务创新、经营转型的推进,中国商业银行开始涉足全球碳市场交易。不过,目前商业银行参与碳交易还不广泛。专家表示,当下全球碳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因为缺乏认定标准、定价机制、规范市场等因素,在碳交易市场谈判中,中国企业常常痛失话语权,未来应积极促进商业银行参与国内碳交易市场建立,并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目前小企业在跨境交易中与国际买家谈判中议价能力较低。”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凭借信息量大和国际业务的专业经验,商业银行在CDM业务中可为碳交易买卖双方、碳减排项目业主、中介商以及排放企业之间的交易提供搭桥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博士后姚斌指出,商业银行可提供资金支持,将出售核证的减排额度(CERs)的收入作为抵押物为企业融资,还可以开办排放权交易购买方专项贷款、低碳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的项目贷款等。

不过记者了解到,目前商业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减排交易中遇到不少难题。目前中国没有强制减排任务,交易都是自愿行为,没有形成交易氛围,而减排量的认定标准也能参考国际标准。此外,定价机制缺失也是短板之一。

专家提醒,目前已经今后一段时间内,国际碳交易市场供大于求,这直接影响了中国CDM项目发展的前景,CDM项目可以转战国内,寻求更大的市场。

对于未来中国在CDM领域的发展,专家建议,应大力发展碳市场配套金融服务体系,在市场建立初期,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若能积极参与,不仅能提高市场流动性,夯实碳交易的平台和定价基础,还为今后国内碳交易市场与国际市场连结积累经验。

专家建议,首先,出台一系列能够落到实处的节能减排的引导政策,鼓励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加速北京和天津等地的碳交易市场发展。

其次,出台中文指导合同,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和国外市场价格挂钩,完善浮动定价机制,以利于商业银行帮助企业增强跨境碳交易定价权。

第三,鼓励银行扩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规模,在资本占用方面给予单独计算风险权重等政策,对银行下一步开展CDM业务起到有力支持。(完)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