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外资机构从中资银行战略性撤退

外资机构从中资银行战略性撤退

上海证券报2013年09月10日11:32分类:中资银行

核心提示:美国银行正是在行业复苏或低迷时介入,而在近年行业高峰或在美国监管加强的过程中,全数减持退出。高盛对工行的增减、汇丰对平安的增减也基本与美国银行的投资轨迹相同。这清晰地显示出外资机构投资中资银行股的轨迹周期特征,体现出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银行业的看好或看空周期的演变。

今年以来,外资金融机构减持中资银行股的规模与频率一直在增加,与10年前大量注资中资银行股的行为形成鲜明对照。从笔者观察近期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减持来看,总体认为,其或许出于战略考虑或某种担忧。

近10年来我国银行业突飞猛进,银行业与实业企业之间的利润差日趋严重,显示了突出的经济结构问题。刚刚结束的2013年半年报显示:工、农、中、建四大行占据了上半年盈利最高的前4位,而盈利能力前10名上市公司中,银行占了3个,另外3个分别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神华3家能源巨头。A股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总额达6191.49亿元,整体较去年中报小幅增长13.54%,这一数字占到A股整体盈利的54%,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沪深A股2467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总额为1.14万亿元。也就是说,工商银行一家公司的净利润占到了全A股市场净利润的12%。这种现象既说明产业失衡,也凸显出银行业的高峰期特征。

近两年来,虽然银行业利润与收入继续增加,但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地方债务风险及部分区域楼市泡沫破裂等显示其关联性风险也在提升。从房地产方面的实例来看,温州房地产重挫及债务风险的出现,使得许多银行出现关联性经营风险;而从银行业与实业企业的利润比例失衡来看,银行业净利润占据经济体系中的规模或将受到挑战。

在市场经济相对完善的国家,银行业的利润并不高。在2013年世界财富500强排名中,美国有8家商业银行入选,这8家银行也仅占美国所有上榜企业利润的11.9%,从市场经济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不可能长期维持唯我独尊的利润。外资机构此时陆续减持中资银行股份,或许正是出于战略退出的反映。

外资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战略之一是寻求在中国金融领域的发展,但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实际上并不如其所愿。近两年来,大牌金融机构包括高盛、美银、花旗等纷纷减持中资银行股,随着美银退出建设银行股东行列,昔日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斥巨资入股建行、工行、中行三大行的外资股东,差不多全部减持退出。战略发展受挫或不如战略预期可能是其重要原因,这在近期《华尔街日报》、《纽约日报》上可以看到相关分析类文章,比如《在华投资不顺,国际银行减持投资》、《美银全部退出建设银行是一个重要标志》等,这在某种侧面解释了这些国际大机构减持的原因。

诚然,外资金融机构也可能受到诸如《巴塞尔协议111》的新规定的影响而退出,根据《巴塞尔协议111》的规定,如果银行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少数股仅总额超过自身核心资本的10%,那么超出部分就必须从其资本中扣除。因此,这也可能是外资金融机构减持中资银行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主要原因或并不在此。事实上,战略业务的考虑才是最主要的。

眼下,虽然仍有汇丰对交行的继续持股、德意志银行持有华夏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增持南京银行,但从主流外资机构持有的规模与数量来看,中国银行业外资股东的退出规模远大于持股规模。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银行业预期的分歧,但更大层面或是风险因素、低高峰战略退出或监管条例的集中反映。

就以近期美银减持建行的实例来说吧。2005年,美国银行斥资30亿美元购买了建设银行10%的股份。2008年,美国银行又斥资70亿美元增持,将在建设银行的持股比例提高至近20%。但自2009年以来,美国银行通过五次减持,已悉数售出持有的建设银行股份,套现约2060亿美元。研究发现,美国银行正是在行业复苏或低迷时介入,而在近年行业高峰或在美国监管加强的过程中,全数减持退出。高盛对工行的增减、汇丰对平安的增减也基本与美国银行的投资轨迹相同。这清晰地显示出外资机构投资中资银行股的轨迹周期特征,体现出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银行业的看好或看空周期的演变。

(⊙肖玉航 作者系资深市场研究人士,财经评论员)

[责任编辑:陈周阳]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