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理财产品 > 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三大趋势

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三大趋势

老虎财经2013年10月10日14:49分类:理财产品

为了提高理财产品的吸引力,近日,上海农商银行发行的一款收益模式创新的理财产品。采用“浮动业绩报酬”的设计,该模式该产品将理财产品的超额收益让利给投资者。

对于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除了预期收益外,投资者很难享受其所产生的超额收益。面对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银行理财正被迫转型。

分享超额收益

今年8月份,上海农商银行发售了一款创新升级的理财产品“鑫意理财福通2013902 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收益类型为非保本浮动,投资期限为365天,银行给出的预期收益率为4.5%-5.4%,产品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

本理财产品相关费用包括固定费率和浮动业绩报酬。其中,固定费率包括销售管理费率、信托报酬、保管费率、资产管理费率等,费率合计1.31%/年。扣除上述固定费率后,若产品实际年化收益率低于或等于5.40%,则银行不收取浮动业绩报酬;若产品实际年化收益率高于5.40%,则银行按20%的比例收取业绩报酬。

该理财产品实现了二点创新升级,一是收益率在区间内浮动,该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4.5%-5.4%”的区间内浮动;二是采用类“私募”的业绩分成模式,该产品对于高于年化收益率5.40%的收益部分,按80%的比例分享给投资者。

转型三大趋势

过去银行以发行短期理财产品为主,募集资金的成本较低。银行依靠不停发售短期理财产品,维持着“资金池”的期限错配和规模稳定,再将池内资金投向长期的高收益产品,例如信托产品等。银行坐收“资金池”投资所带来的超额收益。

但今年以来,银监会加大了对银行理财业务的规范和监管,限制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要求理财账户单独建账、单独管理。过去的“资金池”模式无法继续维持。

由于市场已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银行理财产品过去的固定收益保障的卖点也不再具备吸引力,产品向资产管理方向转变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从目前市场行为看,银行理财已开始发生以下三大改变。

首先,由于失去“资金池”的投资机制,短期资金已无法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所以,产品期限变长是银行理财的一大趋势。据银率网统计,今年8月份,银行共发行3280只理财产品,其中一个月以内的产品占比8.29%,而今年3月份这一数据为23.28%,今年5月份份这一数据为17.35%。可以看出,银行发行短期限理财产品比例在大幅度下降。

其次是因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竞争,银行也开始提供流动性较好的理财产品。更多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运作方式上进行革新,一些银行推出 了类似货币基金式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每天都可以购买,提供了所谓“7*24小时的超级流动性”,在收益率方面,也一再提升,目前的年化收益率在3 %-4%。

在“利率市场化”和“资产证券化”二大资本市场的改革背景下,短期的市场利率将提升,投资渠道将更加多样化。银行理财产品只有提高收益水平,才能在市场当中保持竞争力。据银率网统计,今年8月份,1年期以上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收益率达到5.68%,今年7月份这一数据为5.31%,今年3月份这一数据为5.29%。上述数据表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呈现上升趋势。

[责任编辑:赵鼎]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