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百姓银行 > 银行“拼爹式”招聘不只伤害草根

银行“拼爹式”招聘不只伤害草根

春城晚报2013年11月08日09:35分类:百姓银行

近期,多家银行展开了一年一度的应届生招聘“海选”。记者调查发现,由于临近年底,银行对存款的需求也随之进入虎狼之争的局面,这些都反映到了招聘会上。连日来,多位网友在网上吐槽,称目前多家银行除了排查“社会关系”,有银行的招聘面试官竟直问:“你父母能拉到存款吗?”(《广州日报》11月7日)

银行揽储的各路招数早有耳闻,但不承想还能波及到新人求职。金融专业是近年来高考乃至考研的十大热门专业之一,笔者身边也有不少平民家庭的孩子在家人的“诱导”下,报考此类专业。就在昨日,还有媒体曝出,一位金融学教授强令已在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读的女儿换专业,称“读金融一片光明,读中文前途黯淡”,和很多计划长远的父母一样,这位教授也是看到了这一方向的“钱途”。不过,如今银行借招聘揽吸储人才,让求职者“拼爹拼妈拼亲戚拼男友”的做法,无疑让那些平民孩子的“钱途”乃至“前途”都蒙上了一层阴影,草根的“逆袭梦”无处安放。

所谓“揽储人才”,可以有两个意思,要么是有资源,要么是能自己创造资源。不过,如今招聘单位都看到了前者。当然,也有人表示应该理解,因为银行也被揽储指标压得喘不过气来。由于银监会对各银行进行存贷比考核,且银行依靠利差的盈利模式、基于时点的信息披露,以及由此产生的激励导向,让银行有揽储“冲时点”的内在动因。这固然需要从存款日均考核机制和进一步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寻求解决之道,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银行招聘拼爹反证了中国金融业竞争轨迹的变迁。

中国式招聘和选拔中,从来就不乏奇闻怪招,“萝卜式”招聘早就不新鲜,“拼爹式”也似乎是见惯不怪了。对一个失意的求职者来说,陷入“宿命论”绝对正常,比如近日一朋友应聘某事业单位,两轮笔试通过后,面试时间只有一分钟,但除了自我介绍以外,面试官的问题只有一个:“你是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然后他就莫名落选了。就连个别幼儿园招生,也要“考核”父母的资历。根据渥太华大学的一项关于“代际收入弹性系数”(表明父母和子女成年后收入的相关程度)的研究,中国在调研样本中高居第二。从这样的社会背景来看,金融机构作为“银饭碗”,陷入这一模式似乎不该大惊小怪。

但是,金融行业从拼渠道、拼产品、拼服务,到招聘员工拼爹,我们从中看到的,不只是“拼爹”向体制外扩张,不只是社会公平的失范,不只是社会阶层固化的忧虑,还有金融生态环境的诸多灰暗。2012年年底某股份制银行出现“拼爹门”时,人们还将其视为个案,《国际金融报》就指出,该行最初正是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从国内外网罗了一大批金融精英人才,成就了今天的成绩。但如今,所谓“个案”原是普遍,从潜规则到明规则,金融人才的定义已经沦落到“只要人才能拉到存款,就是最大的‘特长’”,既是对那些苦考银行从业资格证的平民子弟的伤害,更是一种自我伤害和堕落。

银行招聘对“先天资源型员工”的偏好,是出于自利的资源性交换,应聘者“拼爹”的背后,是金融机构的“拼权”。在“拼权”背后,是银行体系僵化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为二次腐败埋下了伏笔。这一现象,不仅应引起劳动监察部门关注,也值得金融监管部门重视。(白 翎)

[责任编辑:赵鼎]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