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投中:部分行业银行体系债权资产存被清算可能

投中:部分行业银行体系债权资产存被清算可能

证券日报2014年06月24日08:28分类:中资银行

核心提示:自去年以来,监管层多次出台政策规范银行表外及表内非标融资行为,以防范其中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则通过各种创新方式在其中寻找着监管套利,但随着监管政策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银行通过各种方式投资非标之路将会更加艰难。

“未来银行投资非标的监管套利终将结束。”6月23日,隶属于投中集团的投中研究院提出上述观点。

自去年以来,监管层多次出台政策规范银行表外及表内非标融资行为,以防范其中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则通过各种创新方式在其中寻找着监管套利,但随着监管政策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银行通过各种方式投资非标之路将会更加艰难。

投资非标资产有三大途径

“非标资产的主要投向领域(地方融资平台与房地产行业)决定了银行在此过程中需要承担的风险过于集中,其风险分散则依赖于银监会等监管层的政策约束,某些行业在银行体系中过于集中的债权资产最终是要进行清算的。” 投中研究院分析师李鑫强调。

一直以来,银监会对银行的信贷规模有着严格的监管,75%的存贷比红线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规模。另外,银监会在银行信贷资产的投资领域上也有所限制,例如限制银行贷款投向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矿产企业等产能过剩行业。因此,在寻求监管套利的动力之下,银行找到了一种新的放贷形式,即投资非标资产,以此来规避银监会的监管。

去年3月份银监会出台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简称“8号文”)指出,当前非标资产的存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8号文”对于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尤其是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业务进行了监管限制。“8号文”要求理财产品均须与其所投资产一一对应,对于之前达不到一一对应要求的非标资产,商业银行应比照自营贷款于年底前完成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和资本计提。

据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非标资产的主要包括通过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通过自有资金投资非标资产;通过同业业务投资非标资产三种途径。

就在今年5月份,一行三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简称“127号文”),对同业业务期限和风险集中度提出明确要求,并且对买入返售和非标业务做出限制。同时,银监会也对外发布了“127号文”的配套文件《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140号,简称“140号文”)。

李鑫表示,根据“127号文”的要求,此前银行“买入返售”及“同业投资”项下非标业务均遭到来自监管层的不同程度约束,这也预示着,我国万亿级的金融机构同业盛宴或将走入拐点。

另外,“127号文”和“140号文”还同时对同业授信管理进行了规范,要求银行对同业业务建立专营机制,将分支机构纳入全行统一授信体系,由总部实行自上而下的严格授权管理,此外第三方隐性担保也被明确禁止,这些都将大大限制同业非标业务的扩张冲动。此外,文件还对非银同业业务和各类资管理财产品做了同等程度监管,理财非标业务也将受到负面影响。

诸多风险值得警惕

李鑫认为非标快速扩张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首先是非标融资方可能存在违约风险。由于非标资产多投资于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行业,随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进一步扩大以及中央严控下的地产行业逐渐下行,这其中的风险将会成为不定时炸弹,随着非标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张,未来一旦出现信用违约事件,将会对实体经济以及金融体系造成沉重打击。

其次,通常来说,一个典型的非标业务往往至少需要涉及到两家银行与一家信托,银行非标业务涉及主体太多、业务链条太长,若考虑这其中的同业业务则更为复杂,因此一旦出现违约风险,最终的风险承担主体是极为不明确的,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极为不利。

三是银行投资非标业务运用了期限错配和杠杆放大效应,容易触发系统性风险。随着非标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大,银行在理财产品市场、同业市场中所需要滚动续接的资金规模也迅速膨胀,当上游提供的流动性缩量时,在杠杆的放大作用下,极易发生系统性风险。

“2013年6月份国内银行业‘钱荒’的产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银行非标业务迅速膨胀,期限错配严重,杠杆较大,从而使得金融机构对流动性的变化十分敏感。”李鑫称。

李鑫同时指出,在今年5月份颁布的“127号文”中提到:“金融机构在规范发展同业业务的同时,应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常规发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积极参与银行间市场的同业存单业务试点,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标准化和透明度”,新规鼓励发展资产证券化和参与同业存单等标准化业务。

“但就目前来说,通过资产证券化来替代非标业务仍存在很多困难,非标转标之路依然是任重道远,相信未来监管层将会推出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进行,非标未来之路将如何去走,这需要我们一起拭目以待。”李鑫强调。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