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监管动向 > 银行业未来靠两只脚才能走得更稳

银行业未来靠两只脚才能走得更稳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9月02日08:04分类:监管动向

核心提示:银行面临的竞争来自几个方面,主要的障碍和挑战首先就是金融脱媒,银行未来两只脚才能走得更稳,一只脚发展普惠金融惠民生;一只脚支持实体经济谋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光大集团副总经理刘珺

2004年作为阳光理财的一员,我亲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们不知道播下的种子是什么。从现在来看,我们看到已经是一片森林了,它已经茁壮成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人类的三个问题是,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只想说一个问题,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可能创新的太快了,所以忽视了自己从哪里出发,我帮大家回忆一下当时的阳光理财是怎么出发的。

2003和2004年,利率比较低,波动性比较大,适合理财发展。由于利率低,所以需求方有强烈的愿望获得更高的利率和回报,需求比较旺盛;从供给来说,当时光大银行面临很大的困难,资本金方面受到约束,业务范围受到约束,展业受到约束,所以必须通过创新来打开成长的通道,形成特色化的竞争优势,并以这个竞争优势全面带动光大银行业务的发展,理财成为了选择。

说完从哪里来,再看一看前进的道路上有什么困难。

银行面临的竞争来自几个方面,主要的障碍和挑战首先就是金融脱媒,为什么银行可以做存、贷、汇而其他机构不能做?金融脱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渠道优势的企业或平台都试图替代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从而把它的收入揽入怀中。

第二个“动物凶猛”。我们曾经列出我们认为的国内外竞争对手,比如国外的花旗银行,当然现在的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尚有不小的差距;国内的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但是现在有些迷惑,我们的竞争对手到底是谁?2003年6月份之前,你可能说在竞争对手中间有一些我们没有见过的“动物”出现,没有见过的机构出现,没有见过的平台出现,但2013 年6 月份之后,你的答案变得越来越肯定了,因为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里你以前未曾想过、未曾见过、亦不熟悉的,例如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前不是你的竞争对手,现在是了;各种各样“宝宝”们以前不是,现在是了。同我们一样,美国的银行也在思索,未来最大的竞争不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而是跟推特、脸谱、谷歌的竞争,这种竞争赫然摆在我们面前,谁也回避不了。

第三个方面的挑战,就是原来认为熟悉的东西,变得越来越不熟悉了。对于理财如此,对于资产管理如此,对于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也是如此。首先你认为你了解信用风险,现在真的了解吗?以前的信用风险管理是针对大中型企业,数手指头能算得过来。你可以通过所有权结构分析法来识别风险并管理风险。现在由于竞争加剧迫使你沿着信用曲线不断往下走,走到成千上万根本听都没听过,根本不了解的中小企业,你还敢说了解新的客户群体的信用风险、还知道如何管理,如何定价吗?我想你不确定。说的更直白一点,你觉得很多企业你很了解,但事实你并不了解。比如说光伏,2013年之前故事的版本是新兴高科技,2013年之后版本有点变了,原来承载创新责任的光伏产业原来缺少核心技术,一味盲目扩张产能导致价格战和国际贸易战,整个产业陷入生存危机中,市场风险亦是如此。之前中资商业银行并不在意市场风险管理,因为是管制利率体系,市场风险并不是很明显。在2003年我就不断提醒大家,要认真研究市场风险。因为2003年前半年,由于一个很偶然的因素——农民工回家过年提取大量现金,导致中国的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飙升,市场风险导致财务损失的情景不乏其例,特别是交易账户次下。去年钱荒,大家应该有印象,我个人是亲历亲为者,深刻体会到市场风险已经是银行面临的所有风险中间最重要的风险之一,谁也不能逃避。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市场风险是债券市场利率的波动。但其实不是那么简单,可能利率没有动,但流动性出现了问题,同样产生市场风险。雷曼的倒闭给了我们两个教训,一个教训是杠杆率过高,扩张速度过快,资产流动性欠佳;第二个教训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资金链断裂,没有必要的资金续上流动性的生命线。以上三点内容我并没有分析得特别透彻,也很难给大家结论,特别是关于下一步银行如何转型。不过,本质是一样的,就是为什么大家需要你?为什么别人无法替代你?为什么你有不可替代的比较竞争优势?有人问一位很知名的经济学家,为什么市场会存在,他想了很久说,三个理由,一个理由是保值增值,跟我们说的很像;第二个理由是降低交易成本,因为有市场,省去了搜索成本;第三个理由是信息的高度透明。企业和市场是相互替代的,企业也是市场化的平台,对我们商业银行这样的企业来说,你下一步无论走向何方,不管具体业务走向何方,一定要在这三点方面给投资者一个满意的答卷,保值增值,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你的信息透明,这三点用到理财也是很合适的。银行在实践上述三原则的基础上,未来两只脚才能走得更稳,一只脚发展普惠金融惠民生;一只脚支持实体经济谋发展。

(原文刊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动态周刊2014年第29期 总第76期)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