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走出去”迎政策利好 推动银行再发力

“走出去”迎政策利好 推动银行再发力

金融时报2014年12月26日09:34分类:中资银行

核心提示: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政策性银行和大型银行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做了诸多有益尝试,已成为拉动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力量。

在政策利好之下,企业“走出去”或再掀高潮。1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 

专家普遍认为,从“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到“发挥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作用”,具体指向的明确有助于银行精准发力。 

银行服务“同步”加快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政策性银行和大型银行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做了诸多有益尝试,已成为拉动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力量。此次会议提出,要提高中国产品尤其是装备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这无疑将进一步引导银行加快步伐,与“走出去”企业保持同步。 

某大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与过去相比,我们不断提升全球金融服务能力,其原生动力就是‘走出去’企业对金融服务持续提高和增加的金融需求。” 

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局今年9月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下1078.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8%,连续两年位列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同年,我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2.54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地区),较上年增加5个;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达6604.8亿美元,全球排名由第13位升至第11位。

据记者了解,目前,大型银行的主要业务和产品体系均已延伸至境外,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企业“走出去”产品体系,服务范围不仅涵盖融资、结算等基础性业务,还开始针对这些企业所面临的国外审批、国际谈判等提供咨询、并购等投行业务。 

如工行围绕外币清算、跨境人民币、全球现金管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贵金属、私人银行等重点业务打造了一批海外业务中心。除常规的跨境金融服务外,中行还利用自身优势,帮助“走出去”企业有效规避和应对国际贸易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政策性银行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仅以装备制造业为例,进出口银行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该行支持精密仪器、汽车等高科技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各类贷款余额已经突破7000亿元,其中用于装备制造业出口及在境外建厂的贷款余额超过5300亿元。 

“走出去”企业获优待 

记者了解到,出口信贷业务是大型银行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的主要金融产品。出口信贷业务是指在出口信贷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性保险的情况下,银行向本国出口企业、外国进口企业、政府机构或金融机构提供的中长期融资业务。 

某大行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对于企业“走出去”,在贷款的利率、期限及审批上,采取了“优待”措施。如重点“走出去”项目可享受优先审查、加急评审等特殊政策。 

政策性银行在这方面的表现则更为突出。据了解,由于各政策性银行通过发行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资金成本低于一般商业银行,这也让政策性银行更好地发挥其“利率低”的优势,有效减少了出口企业的财务费用支出。如在浙江,进出口银行对机电出口等企业实施贷款利率基准下浮的优惠政策,平均贷款利率仅为5.34%,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优待”还体现在我国银行业海外机构布局的不断完善上。在境外,中资机构和当地金融机构互不熟悉;相比之下,众多外向型企业更希望来自国内的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满足其国际化发展需要。目前,中资银行海外机构数量已超千家,形成了横跨亚、非、拉、欧、美、澳六大洲的全球金融服务网络。 

特别是近两年,我国大型银行紧跟对外贸易和投资的进程进行境外布局,实现境外核心目标市场、“走出去”重点客户和中国重要经贸合作国家、地区的业务覆盖。 

在网点设置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部分大型银行也开始着手通过网点服务、自助机具、网上银行、社交网路等不同渠道的整合,以便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高品质服务。 

银行“走出去”面临挑战 

银行支持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和保障。今年以来,我国在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如参与成立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丝路基金等。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也提醒,银行在服务企业“走出去”方面,依然存在产品、风险等诸多挑战。例如金融服务手段相对单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等。 

最为突出的是,“走出去”业务对银行风控提出更高要求。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核心市场。以电力装备为例,我国的火电和水电装备目前已扎根于印度、巴基斯坦、苏丹、尼日利亚等亚非拉国家。而上述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政局稳定性弱、法律环境不健全、政府财政能力弱等诸多问题。这就使得我国银行业不得不面临较高的金融风险。同时,银行海外业务往往涉及多国法律约束,信息不对称和涉外法律复杂均提高了我国银行海外业务风险识别和把控的难度。 

对此,相关业内人士建议,银行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改进全面风险管理体制、流程和技术,增强对各类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确保资产质量的稳定。 

银行证券相关分析师认为,加大金融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将促进金融服务业自身发展。未来“走出去”企业所获得金融支持将拓宽到更广泛的金融机构。对此,相关业内人士也表示,我国银行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虽然大型银行目前仍占有品牌优势,但今后也要在业务的创新、服务质量的提升上多下工夫。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