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要闻 > 温州方案:“特种部队”围剿不良贷款

温州方案:“特种部队”围剿不良贷款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05月05日10:36分类:要闻

核心提示:正规金融体系的风险加快暴露后,温州市成立了风险企业帮扶和不良贷款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依然紧绷的资金链、担保链以及尚处高位的不良率使得很多企业无法甩开包袱轻装上阵,已成为制约温州经济复苏和转型升级最大瓶颈。这也是成立这支处置不良贷款的“特种部队”的最根本原因。

正规金融体系的风险加快暴露后,温州市成立了风险企业帮扶和不良贷款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在2014年年中,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始集中办公,对外称为温州市处置办。

温州市处置办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市级的处置办由金融办、经信委牵头,从公安、法院、银监、人行、财税、住建、国土等11个相关部门抽掉了20人集中办公,各县(市、区)有151人。共设5个工作组,即一个综合组、一个司法组和三个银企协调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各方面关系,提高处置效率。需要帮扶的企业向当地处置办申请,提供诸如资产负债、生产经营和互保联保等信息。县级层面能协调的就在当地解决,需要跨区域协调的、涉及市分行贷款的以及大型企业的帮扶工作,再由市处置办参与协调。”

依然紧绷的资金链、担保链以及尚处高位的不良率使得很多企业无法甩开包袱轻装上阵,已成为制约温州经济复苏和转型升级最大瓶颈。这也是成立这支处置不良贷款的“特种部队”的最根本原因。

在经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仍在暴露。16家上市银行披露的年报显示,除了宁波银行截至2014年底的不良率与上年末持平外,其余各家均有所上升。

从区域看,长三角地区的风险最早暴露,仍是不少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最高的地区。但去年开始,一些银行在中西部、环渤海和珠三角地区的不良贷款增量已明显超过长三角地区。

温州的经济具有“早发先发”的特征。在民间融资周转和银行短贷长用的掩盖下,其不良率一度位列全国地级市最低。但在风险逐渐暴露后,银行的信贷管理放大了顺周期效应,温州的不良率旋即攀升至全国地级市最高。目前温州的不良贷款率仍在4%以上,今年的目标是基本完成15家市级重点、48家县级重点风险企业的处置,不良率在5%以上的金融机构需制定专门的化解方案。

2015年被温州定为企业帮扶和处置不良贷款的攻坚之年。在全国其他地方的金融风险逐渐浮出水面之时,温州提出了要努力实现从“风险先发”到“率先突围”的转变。为此,从去年年中开始全市11个部门共171人新成立温州市企业金融风险处置办(下称“温州市处置办”),集中办公,协调各方利益,按照企业资质分类帮扶。处置办相关负责人认为,温州已摸索出一整套能有效运作的不良贷款处置和企业帮扶机制,待到经济回暖之时,“率先突围”是大概率事件。

银行顺周期之惑

温州的银行业不良率在短时间内从全国地级市中从最低升至最高,其中固然有企业脱实就虚、盲目投资的原因,但银行信贷管理中的顺周期行为也是造成不良率巨幅波动的重要推手。

2008年刺激政策出台后,温州的信贷陷入了“过度宽松”的阶段,全市年均新增贷款超过千亿元,三年新增信贷超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总和。据企业家回忆,那段时间银行行长在春节期间也会登门拜访给予授信,甚至有企业得到了在温所有金融机构的贷款。

银行的过度授信、多头授信,助长了企业的“非理性”融资,风险隐患就此埋下。据2013年6月份对温州全市部分企业资金链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矿产等资源型产业、新型产业(例如光伏、造船)等非主业的受访者分别占23.3%、13.4%、18.7%,共计54.4%,另有45%的受访者不愿说明投资去向,推测大部分也不是扩展主业。

同时,房地产泡沫快速膨胀,温州经济渐显“三高”特征,即涉房企业占比高、房地产贷款占比高、房产抵押物占比高。据统计,2010年温州百强制造业企业中,涉及房地产有72家。金融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则显示,全市7000多亿元贷款中,有1800多亿投到温州辖外房地产业。

温州的金融生态环境曾被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评为最高的I级,截至2011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仅为0.37%,连续11年保持下降,为全国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的地级市。但事实上,长期以来的短贷长用和民间融资周转掩盖了潜在风险,造就了表面的繁荣。

温州某国有大行人士表示,根据现行央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规定,银行短期贷款只能办理一次展期,之后该笔贷款将被降级为关注类贷款。贷款到期后,无力偿还的温州企业以往的做法是寻求民间资金周转,续贷后继续使用银行资金,这就在贷款形态上继续表现为“正常”状态,银行也疏于监督,掩盖了贷款的真实质量。

2011年秋季,温州爆发局部民间借贷风波,随后又反噬正规金融体系,不良贷款加速暴露。法院的数据显示,到2013年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收案标的总额已经超过了民间借贷纠纷。

不良高企的同时,银行的信贷开始收缩。2010年,央行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温州的信贷环境则由“过度宽松”进入了“过度紧缩”,2012年到2014年全市新增贷款逐年大幅降低,这三年的新增贷款仅907亿元,与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相比少增2140亿元。从结构上看,短期贷款多,长期贷款少,企业技改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位深度参与企业金融风险处置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大量过度融资企业的投资项目还未产生效益的时候,银行便从送贷上门变为上门催债。银行的信贷管理放大了顺周期效应,具体体现为信贷门槛明显提高、贷后管理明显趋严、催收力度明显加大等。温州的信贷一度陷入“不良贷款高企—银行信贷收缩—不良贷款高企”的恶性循环。

浙江省银监局副局长傅平江前不久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上认为,当前温州信贷增长相对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下行压力、企业有效需求不足,但无疑也有银行业自身服务实体经济不足的因素。

围剿不良贷款的“特种部队”

正规金融体系的风险加快暴露后,温州市成立了风险企业帮扶和不良贷款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在2014年年中,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始集中办公,对外称为温州市处置办。

温州市处置办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市级的处置办由金融办、经信委牵头,从公安、法院、银监、人行、财税、住建、国土等11个相关部门抽掉了20人集中办公,各县(市、区)有151人。共设5个工作组,即一个综合组、一个司法组和三个银企协调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各方面关系,提高处置效率。需要帮扶的企业向当地处置办申请,提供诸如资产负债、生产经营和互保联保等信息。县级层面能协调的就在当地解决,需要跨区域协调的、涉及市分行贷款的以及大型企业的帮扶工作,再由市处置办参与协调。”

依然紧绷的资金链、担保链以及尚处高位的不良率使得很多企业无法甩开包袱轻装上阵,已成为制约温州经济复苏和转型升级最大瓶颈。这也是成立这支处置不良贷款的“特种部队”最根本的原因。

2012年国务院确定的温州金融改革12条任务中并无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内容,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不良贷款浮出水面,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也成了改革工作的一部分。上月底发布的温州金改“新12条”中也将“构建区域金融稳定机制”单独列出,内容包括设立本地AMC属地化处置不良资产、建立健全不良资产风险防范和处置制度、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

2012年到2014年,温州共处置不良贷款818亿,其中2014年就处置394亿,占全省处置不良贷款近30%。截至2015年3月底,温州市的不良贷款率为4.23%,此外还有超过400亿元的关注类贷款。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日前在温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上表示:“目前还有近800亿的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等着我们处置,按照去年的力度,化解存量也至少需要2年时间。从某种程度上说,金融风险化解之日就是温州赶超发展之时。”

前述参与处置的人士表示:“外界比较关注爆发于2011年秋季的民间借贷风波,但实际上后续的企业金融风险、银行不良贷款暴露的来势同样凶猛,其影响力也不容小觑。由于从省到镇的四级联动、银政企法四方联手,社会上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恐慌现象,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大体维护了区域金融稳定。曾有人说,当前要先处置风险再推进改革,我认为这是一种短视的看法。短期,要化解风险;长远来看,要把体制机制建立起来。”

从“风险先发”到“率先突围”

截至2014年底,温州市向政府申请帮扶的企业共有977家,经帮扶化解取得成效的有865家。上述处置办负责人表示:“我们也不是来者不拒,总的原则是分类帮扶,按企业的生产经营、资产负债和互保联保等情况,将企业分为优质类、帮扶类和处置类三类。当然,对于逃废债行为要严厉打击。”

从政策体系和帮扶手段来看,已形成包含应急转贷、授信总额主办行管理机制、软查封(对有市场前景的涉诉企业仅出具裁定书,不查封企业的机器设备、基本户等,不影响生产经营)、破产简化审理等一整套机制。

谈及重组或破产重整,上述负责人认为:“对于依然有造血能力的企业,我们力求通过引入外部投资人,通过重组引导企业走出困境。也可以通过司法重整或破产和解,一次性割断担保链,防止担保链风险进一步扩散和蔓延。如果企业不得不破产清算,理想的状态是破产不破业。企业虽然破产了,但是机器、厂房、员工等可以整体打包卖给接盘方。随意将这些资产丢弃或清零也是很可惜的。”

在帮扶了近千家情况各异的企业后,温州市正尝试在一个街道(镇)的范围内开展批量帮扶,目前已确定经开区海城街道、平阳县萧江镇为第一批试点单位。试点街(镇)及行业协会利用熟悉企业的优势,分别确定优质类(A类)、帮扶类(B类)和处置类(C类)的企业名单,进行分类帮扶处置,总结出经验后排查确定第二批试点镇(街),每个县(市、区)至少推荐1个重点镇(街)。计划到年底,梳理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多样化的企业帮扶模式,由各地进行全面贯彻实施,形成区域性企业风险防范的新常态。

为解决小微企业因信用记录不全、抵押物匮乏而难以获得贷款的问题,温州市计划由政府发挥增信作用,筹建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政策性担保。初设规模为10亿元,市本级和鹿城、龙湾、瓯海及经开区管委会共出资8亿元,银行捐资2亿元。企业一旦出险,信保基金代偿80%,银行承担其余的20%。

信保基金在我国台湾地区已有超过30年的成功实践,此前在浙江省台州市也已开始运营。信保基金的定位是“政策性目标、企业化管理”。温州市计划在三季度前完成筹备工作,实现揭牌试营业。

温州金改“新12条”提出要设立区域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属地化处置不良资产。这家温州版AMC计划由地方政府主导、专业机构参与,目前组建方案已经上报省级层面。

2015年,处置办的目标是争取基本完成15家市级重点、48家县级重点风险企业的处置,使不良贷款继续维持“双降”的态势。加快处置的同时,增加资金供给,今年全市新增融资量的目标为600亿元。不良率在5%以上的金融机构,需制定专门的化解方案。

温州经济有“先发早发”的特点。在此轮经济下行中,温州的民间金融风险率先浮出水面,进而反噬正规金融体系。而当下,浙江全省和全国其他省份的金融风险也开始逐渐暴露。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在前述会议上提出,温州要努力实现从“风险先发”到“率先突围”的转变。

上述处置办负责人坦言:“能否率先突围,我个人认为取决于两个方面:机制是否有效,宏观经济何时回暖。如果房价继续下跌,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也会因抵押物缩水而使得资金链紧绷。就体制机制而言,我觉得温州已经走在了前面,摸索出了一整套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温州解法,银政企都有‘原来事情可以这样处理’的感受。在新常态的防风险工作中,我认为再用2年左右的时间能大体解决问题,率先突围是大概率事件。”(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马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