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监管动向 > 取消存贷比考核只是第一步

取消存贷比考核只是第一步

金融时报2015年06月29日15:08分类:监管动向

核心提示: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实现控制不良率大幅上升和降低融资成本的双重目标,取消存贷比约束只是第一步。

套在银行头上21年的“紧箍咒”——存贷比终于被“摘下”了。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决定借鉴国际经验,删除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其实,对于“取消存贷比”这一考核指标,市场各方呼声已久。尽管在1994年设立之初,该指标在管控银行流动性风险、抑制信贷过快增长、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金融业发展,用一成不变的指标来约束银行贷款规模已经有些不合时宜。

一方面,在存贷比指标并不考虑存款和贷款期限结构、不同来源的流动性差异、本外币汇款等多种差异造成的不同影响,而是按照统一标准纳入计算范围,过于简单;另一方面,该监管指标催生了不规范的信贷资产表外化,扭曲了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 

可以说,银行业对于取消存贷比监管红线期盼已久。据中信建投估算,取消存贷比限制后,如果银行按照80%左右的近乎顶格放贷(还需考虑超额准备金、债券、同业拆借等),16家上市银行可释放出6.6万亿元的信贷金额。而随着信贷规模的扩大,银行的资产配置结构也将受到影响,高息信贷资产或将部分替代其他低息资产,进而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据测算,银行业净利有望因此提高2.55%. 

然而,必须指出,摘下存贷比这个“紧箍咒”对银行固然是重大利好,但市场需理性看待单一政策的效应,避免过度乐观。事实上,仅仅取消存贷比考核,并不意味着银行在短期内会多贷甚至超贷。 

首先,除存贷比这一监管红线外,银行资产扩张还受信贷额度、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约束。取消存贷比考核,并不意味着信贷在短期内会大幅上调,银行的实际存贷比也难有明显改变。 

其次,在实体经济疲软、银行不良指标双升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会盲目扩大放贷。当前信贷资源紧俏源于缺乏有效的融资主体,存贷比并非直接约束。 去年以来,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速下行压力不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高企、钢贸、纺织产能过剩行业颓势不改和房地产行业表现疲软等因素造成不良贷款上升压力凸显。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商业银行既追求利润,又需控制好风险。因此,尽管实体经济嗷嗷待哺,急盼金融活水,但商业银行从自身经营角度出发,为防范风险,放贷积极性不强。 

再次,受限于存款规模增速放缓,银行实际发放贷款数量难以激增。 

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又迎来了新一轮牛市行情,股票市场吸金效应持续升温。相应地,银行存款增速则大幅下降。根据银行业2015年的一季报,各行存款增速普遍出现大幅回落,例如民生银行一季度末存款总额比今年年初存款增长了0.06%,而去年这一数字是5.11%;而平安银行吸收存款总额较年初增长了2.95%,也无法与去年高达13.6%的增速相提并论。这种情况下,即使银行业存贷比有所上浮,但是由于存款规模增速有限,实际放贷量的增幅也受限。 

最后,银行信贷资源的扩大将会挤占其他业务的资金投放。 

可想而知,在取消存贷比约束后,如果银行将更多资金投资信贷资产,那么投资于非信贷市场如债券、同业拆借等业务的资金就会更少。一般而言,金融市场的债权和同业拆借投资的流动性好于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所以,从流动性角度考虑,整个银行将充分考虑其资产端布局,不会简单加大信贷投放。 

更重要的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在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下,在外资竞争者的虎视眈眈下,传统商业银行已经无法继续将存贷差模式作为主要的盈利来源,多元化发展势不可挡。因此,如果仅仅因为存贷比考核取消就加大贷款投放,只能是饮鸩止渴。 

但是,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实现控制不良率大幅上升和降低融资成本的双重目标,取消存贷比约束只是第一步。从政府到市场各方都不能对单一政策效力抱有过高期望,应继续保持各方通力合作,通过加强监管、强化责任意识等方式,确保银行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