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存贷款利差收窄 商业银行如何突围 (2)

存贷款利差收窄 商业银行如何突围 (2)

中国证券报2015年11月09日09:02分类:中资银行

核心提示:本文将对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存贷款利率的走势进行研判,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的对策建议。

二、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的冲击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将会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初期,存贷款利差会出现收窄,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较以往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脱媒”现象将会更加明显,商业银行的市场空间会被极大压缩。这一系列变化将对会商业银行产生重要影响。

(一)盈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以存贷业务为主,中间业务占比仅为24%左右,而国际先进银行中间业务占比则达到了50%。从营业收入来看,存款利率的放开将导致存款增速(尤其是活期存款)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在存贷利差收窄和存款增长乏力的双重压力下,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开始下降;从经营成本来看,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会在高位运行,叠加存款同业化、理财化以及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储蓄搬家”效应,会使得商业银行的获客和留客成本进一步上升,从而推高银行的负债成本。因此,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已降至1.54%的极低水平。

(二)利率风险成为重要的风险源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将更加复杂,利率风险将成为重要的风险源。利率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新定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的资产(如定息资产、浮息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存在期限错配,利率的频繁波动会使得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在定价上出不匹配问题(如利用短期浮息存款作为长期定息贷款的融资来源),从而引起商业银行收益率的波动;二是收益率曲线风险。利率波动频率和幅度的提高将使得利率期限结构更加复杂,可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整体收益和经济价值;三是期权性风险。该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的波动使得商业银行交易对手频繁调整持有的资产和负债(如提前还款、挤兑),从而对银行产生不利影响。

(三)定价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在利率管制下,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定价主要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基准利率执行,这种定价机制存在许多缺陷:一是利率定价的被动性较强,缺乏量化定价模型和相应系统的支持;二是利率定价没有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三是利率定价方式具有“一刀切”的特点,商业银行不注重对市场和客户的细分。利率市场化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定价自主权的提升将直接考验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能否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率水平,是商业银行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定价机制落后的商业银行将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被淘汰出局。

三、商业银行如何实现突围

(一)找准市场定位,实施差异化经营

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呈现出高度同质化的特征,各家银行主要依靠价格战、规模战等“常规武器”来“贴身肉搏”。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和金融脱媒的加剧,商业银行必然面临发展分化。因此,找准市场定位,实施差异化的经营策略,打破同质化局面,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战略导向。具体而言,大中型银行具有规模大、网点多、人才强的特点,应走一条“大而优”的发展路径,向集团化、国际化和专业化方向靠拢。而小型银行具有机制灵活,地缘和区域优势明显的特点,应向“小而美”发展,在微金融领域着力打造特色化、精细化和品牌化的银行。

(二)发展中间业务,减少利差依赖

从业务总量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业务质量上看,中间业务收入的提高更多依赖于业务品种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张。因此,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加大对中间业务的培育和拓展,缓解利差缩小对银行盈利能力造成的冲击;另一方面,应深化金融产品创新,推进中间业务由低层次(如支付结算类、代理类和银行卡类)向高附加值业务(如担保、承诺类和交易类等)发展。

(三)增强可持续负债,降低资金成本

利率市场化首先会造成商业银行的存款增速放缓,负债成本上升,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商业银行应当增强可持续负债能力,降低资金成本。具体而言:一是负债管理模式应由此前的负债决定资产,转为资产决定负债,确保资产收益能够有效覆盖负债成本;二是负债管理理念应从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发展,商业银行应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推出更多体现客户个性的负债产品;三是探寻低成本负债路径,大力发展交易银行,通过账户收付、流动性现金管理等方式实现资金沉淀和运营成本的降低;四是加大负债产品创新力度,将特定的附加服务内置到产品中(如结构性存款),实现负债产品由低端到高端转化。

(四)加强利率风控,提升定价能力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的波动频率和幅度较以往大幅提高,这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和定价能力带来了巨大冲击,商业银行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应对。

一是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调整风险管理战略,将利率风险管理提升到与流动性风险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同等地位上来;设立利率风险管理机构,将金融产品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的职能集中在同一部门,并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加强对利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采用先进的计量方法动态衡量利率风险;提高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规模的匹配程度,减小利率敏感性缺口。

二是提升利率定价能力。一方面,商业银行应该提升精细化定价能力,在确定存贷款利率时,应区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风险状况,综合考虑风险补偿、费用分摊、客户让利幅度、综合收益以及因提前还款、违约和展期而导致价格调整等因素;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判,摸清影响利率走势的相关因素,提高市场敏感度,建立利率预测模型,确保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及时调整利率水平。

[责任编辑:韩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