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不良贷款 “第三冲击波”

不良贷款 “第三冲击波”

上海证券报2015年12月03日09:06分类:中资银行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不良贷款率并不算高,银行繁荣了10多年也积攒了家底,关键是要加速不良资产显化,通过银行“去杠杆”倒逼“去产能”、“去房地产依赖”,倒逼银行探索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

李宇嘉

“与实际信贷风险相比,银行账面不良贷款被低估。”这是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近期发布的《2015: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

报告来自对62名银行风险管理和4家资产公司管理公司人员的调查。近94%的受访者认为,账面风险与真实风险有偏差,其中59.68%的认为“小幅低估”,33.87%的认为“大幅低估”。笔者认为,风险低估有三个理由:首先,不良贷款先行指标——关注类贷款(逾期90天以内)骤升。三季度,关注类贷款2.8万亿,为不良贷款的1.5倍,较去年大增66个百分点,远高于不良贷款率增速。

其次,由于经济还在探底、产能还要清退,关注类贷款还将继续攀升。9月,新增关注类贷款同比增长200%,新增逾期90天以上贷款同比增长330%,或许就显示了这种趋势。另一方面,在绩效考核压力下,掌握评级主动权的银行会将不良类贷款腾挪到关注类,而纷繁的金融创新也提供了腾挪手段。但腾挪只是暂时的。9月,关注类贷款转为不良的增长20%多,增幅上升了9.3个百分点,这也预示着未来或是损失显化期。

另外,监管部门数据显示,目前不良贷款余额较大区域主要是东部沿海省份。随着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制造业去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将会从沿海蔓延到内地,中部和东北等制造业占比大的区域,不良贷款会明显攀升。“稳增长”仅限于“托底”经济,但银行对旧式产能暂时“不抽贷”、兼并重组等“稳增长”政策也延缓了产能出清,事实上也掩盖了不良贷款。

今年以来,银行信贷坏账风险最严重的三个行业依次是制造业、批发零售和采矿业,而房地产大周期下行的风险还未开始冲击银行资产负债表。据近期发布的上市银行三季报,11家上市银行上半年房地产开发领域不良贷款余额仅250亿,占不良贷款总额的比重仅为3%。在商品房在售库存攀升、新开工和投资下滑、楼市扶持政策效应减退、后续需求难以保持高位的情况下,房地产价格下跌,或是继出口、产能过剩制造业之后,银行第三波不良贷款风险的源头。

房地产销售今年表现尚佳,全年销售规模有望探至2013年的历史最高点(13亿平方米)。但这是在资金面宽松、利率降至历史低位、楼市激励政策力度和频度史无前例的结果。即便如此,开发商拿地、新开工的积极性仍很低,前10个月新开工和土地购置分别下降13.9%和33.8%。目前,在6.8亿平方米的在售库存比2011年增长1.5倍,若将在建未售、已批未建库存算在内,整体库存或需5至10年才能消化完。

库存压顶拖累土地购置、新开工和开发投资,直接冲击钢铁、建材、玻璃等房地产上游产业,以及工程机械、建筑施工等中游产业和家具家电、装饰装潢、纺织等下游产业。房地产上中下游20多个行业的产能随房地产开发的十年繁荣而壮大,也将随开发投资的下滑而回落。因此,除了房地产领域贷款的风险暴露外,房地产投资下滑对行业上中下游制造业冲击,是银行不良贷款率抬升的另一个源头。

将不良贷款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AMC)或证券化,是近期讨论较多的解决之道。但由于60%的贷款为不动产抵押,而不动产前景并不被AMC和投资者看好,加上银行过去盲目抢占市场份额、迷信房价上涨的保障作用,资产包中“次级”部分很难为AMC接收,很难让市场买单。同时,由于房地产关联制造业,不仅两者同时面临贷款风险暴露的情形,而且两类贷款风险存在相互强化的惯性。因此,AMC过去屡试不爽的“捂包”以待资产价格上涨、重组盘活、寻求第三方企业“接盘”等模式,派不上用场了,不良贷款处置的空间大大收窄。

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拨备/不良贷款)190.79%,高于150%的监管标准、贷款拨备率(拨备/贷款余额)3.04%,也高于2.5%的监管标准。但若考虑银行腾挪不良贷款、向AMC出售或证券化渠道被堵塞,两个指标或被高估了,不良贷款开始在银行内部淤积和堰塞。今年不良核销明显增加后,拨备覆盖率已从去年初的 274%降至9月的191%,下降近100个百分点,几家国有大行甚至逼近了150%的监管线。

本质上,消化不良贷款属于金融“去杠杆”,但硬币的反面是经济“去腐陈新”和转型升级。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实现高增长,推动国企改革、要素市场化来释放新动力,消化20%以上的不良资产率是主因。美国能在金融危机后率先反弹并培育出新经济模式,忍受“去杠杆”阵痛也是主因,而日本经济“失去的20年”是其长期掩藏不良贷款的恶果。目前,我国不良贷款率并不算高,银行繁荣了10多年也积攒了家底,关键是要加速不良资产显化,通过银行“去杠杆”倒逼“去产能”、“去房地产依赖”,倒逼银行探索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在银行净利润进入增长“冰河期”,在家底还算丰实时,推进这一改革无疑非常急迫。

(作者系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韩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