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得客户者得天下:看银行如何玩转“社交金融”

得客户者得天下:看银行如何玩转“社交金融”

金融时报2016年01月11日09:20分类:中资银行

核心提示:毋庸置疑,对于银行来说,得客户者得天下。在互联网时代,单一的线下厅堂早已无法满足获取客户、服务客户的需求,于是商业银行将目光瞄准网络平台和社交工具,发力“社交金融”,拓展获客新渠道。

自从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横空出世,不仅马云感慨遇到了“珍珠港偷袭”,所有银行和互联网公司都在思索一个问题——如何把社交和金融联系在一起。 

毋庸置疑,对于银行来说,得客户者得天下。在互联网时代,单一的线下厅堂早已无法满足获取客户、服务客户的需求,于是商业银行将目光瞄准网络平台和社交工具,发力“社交金融”,拓展获客新渠道。 

在社交网络上锁定新生力量 

随着微信用户持续攀升,商业银行逐渐意识到“微”金融服务模式的重要性,不仅纷纷推出微信客服,还基于微信构建社交金融,用新颖的“微”服务模式响应青年一代碎片化办理金融业务的诉求。 

记者发现,华夏银行近期发力于社交金融,基于微信平台,在业界首推个性化、互动化、社交化的微信营业厅(以下简称“微厅”)服务。“微厅”通过社交金融,把用户服务和营销推广提升到新的高度。 

据华夏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刘琇臣介绍,于银行而言,“微厅”首先是一个产品和活动的信息发布管理平台,银行可结合总体营销战略和分行特色,分层分级地制定多样化的宣传方案与销售计划,既能纵览全局,又能突出亮点;其次,“微厅”还是一个营销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平台,通过跟踪产品与服务页面的转发与阅读情况,短期内能够积累用户行为数据、推进银行大数据平台建设,长期有利于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信用评级与风控体系;再次,“微厅”还是营销考核和决策支持工具,通过对营销信息传播情况的统计、对比与分析,可以迅速地描绘出全行、分行、业务条线层面甚至细化到具体人员的工作量和营销效果。 

中信银行也着力打造金融生态圈概念。中信银行重庆分行网络银行部负责人敬涛告诉记者,中信银行以手机移动端作为主要载体,连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生活场景,提供全方位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的零售生态圈体系。 

在中信银行看来,居家生活、社交、健康养老是人们最主要的三个生活场景。而PLUS金融生态圈的核心正是通过手机移动端将位于线下的三大生活场景连接到一起,满足用户消费、理财、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需求。 

“我们不会跟第三方支付抢支付渠道,更不是在线上卖东西跟电商们抢蛋糕,银行的优势是金融结算,通过增加金融连接的外部性,激活每一个连接点,引导客户建立资金账户并提供服务,回归银行零售业务的本质。”敬涛说。 

注重自有渠道建设 

有的银行选择与社交网络品牌联合,而有的银行则注重自有渠道建设,借助丰富而强大的数据系统打造带有自己品牌烙印的即时通讯工具。 

例如,工行就推出了该行自主研发的移动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工银融e联”,据了解,这是一款手机APP,客户可以在手机中自行下载。 

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的融e联平台,不同于微信平台,它可以让客户经理作为高度专业化的“人”与移动通讯的“端”结合,实现了客户经理与客户的点对点服务,“微信银行是银行在微信平台的服务号,仅可受理账户自助查询及业务咨询,但是自主研发的即时通讯工具不同,可以通过客户端与客户经理进行联络沟通,办理转账汇款、投资理财等银行业务,还可以跳转至手机银行等客户端办理其他业务。” 

此外,建行也在在创新社交化金融理念基础上,根据客户的习惯和需求,推出了移动社交金融产品——“建行微银行”手机客户端,以期通过互联网手段全面提升客户体验。  

“建行微银行”应用功能丰富,包括人性化的在线预约服务、手机定位查询营业网点和客户经理、与客户经理实时沟通、阅览专业及时的金融信息、在线购买多种热销贵金属产品等,全方位地涵盖了银行用户的金融需求。 

加码社交金融是大势所趋 

业内人士分析,社交金融通过互联网在社交信任的基础下构建了金融的新模式,使得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兼具人际交往与资金融通的双重特性。一方面,特定人脉圈的成员通过社交活动来促进信息互通、达成金融交易、降低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信息互通和金融交易有助于进一步筛选和强化成员之间的人脉关系,从而形成更稳固的人脉圈子,两者相互促进,构筑出一个稳定、健康的良性循环。 

随着移动化、碎片化时代到来,银行加码移动社交金融已是大势所趋。 

在敬涛看来,客户消费习惯和行为的转变是银行抢占社交金融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坦言,当前银行零售业务受到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专门去柜台办理业务的用户在减少。 

“此外,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正变得更加隐性,简单讲,现在朋友吃饭是为了社交,吃完饭后结账不仅是支付,对银行而言更重要的是掌握消费场景。”敬涛表示。 

谈到社交金融,刘琇臣体会颇深。自Web2.0以互动的强大优势改写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社交网络就注定会成为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重要纽带,它联结虚拟与现实、打通工作与休闲、融合消费与创造。金融作为承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另一个维度,与社交网络有着众多的接口,“微厅”就是其中的一个。目前,“微厅”处于提供营销推广和线上互动的起步阶段,综合前期推出的移动银行“朋友圈汇款”、“手机号汇款”、“二维码收付款”等功能,已经在支付和理财领域勾勒出社交金融的雏形。 

刘琇臣表示,未来,“微厅”还将对接行内外各类平台与应用,以构建“三朵云”为抓手,打造一个社交金融的闭环:一是在产品端对接直销银行、移动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银行和消费金融领域诸多前台产品,形成一朵以“微厅”为核心的“互联网服务云”;二是在服务端建立“微厅”积分激励机制、打通信用卡积分兑换体系、举办“抢快乐”等用户回馈活动,形成一朵以“微厅”为核心的“互联网营销云”;三是在保障端接入大数据平台、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平台、智慧客服平台,整合信息推送服务,统筹管理微信号的信息发布与同步工作,形成一朵以“微厅”为核心的“互联网信息云”。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