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净值型产品转型提速 商业银行未来如何发力?

净值型产品转型提速 商业银行未来如何发力?

金融时报2016年01月26日09:39分类:中资银行

核心提示:向净值型转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意味着一大挑战,未来如何实现资产管理模式的转型,如何解决收益不确定性而导致的客户接受程度相对较低的难题,值得期待。

近两年来,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大资管时代的进一步深化以及行业监管的逐渐强化,银行理财开始面临着“资产荒”、整体收益率持续走低等一系列烦恼。在此背景下,理财业务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由预期收益率型向开放式净值型转化也由此被认为是银行理财市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然而,向净值型转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意味着一大挑战,未来如何实现资产管理模式的转型,如何解决收益不确定性而导致的客户接受程度相对较低的难题,值得期待。 

转型动力: 

市场与监管需求 

在市场环境及监管的要求下,提升净值产品占比被业内普遍认为是今年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一大趋势。 

一方面,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本市场逐步回暖等外部环境以及银行理财资金规模增大、产品短期化与资产长期化错配等行业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预期收益率型产品不利于真正落实理财产品风险承担主体,也不利于充分揭示产品风险情况,银行理财转型成为现实需要。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引导银行理财回归资管本质成为促使银行理财转型的外在动力。此前银监会下发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提出未来力求打破隐性担保与刚性兑付,引导商业银行发行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同时,要求预期收益类产品计提50%风险准备金,该类产品发行成本将大幅增加,继而影响产品收益率,而净值型产品的风险准备金计提比例仅为10%,发行成本大幅降低。因此,部分银行开始大幅减少并入表内的保本型理财产品规模,开始推行增加净值型理财产品和非保本结构型理财产品,以减轻资本压力。 

而大力发展净值型产品实际上也是银行自身转型发展的需求。 

“银行理财的转型应聚焦于如何在低利率环境下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潜在收益水平,以增强银行理财相对其他金融产品的竞争力,只有解决了这一看似矛盾的核心问题,才有可能在未来的行业分化中占有先机,一个较好的转型方向是引入交易元素的主动管理净值型产品体系。”中信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孙莉表示。 

事实上,目前推出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试点银行已超过20家,并从国有、股份制等大中型商业银行延伸至少数大型城商行。其中,部分银行已经取得了一定转型成果,以招行为典型,该行自2014年初推出净值型理财产品以来,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已成功突破1万亿元,在该行全部理财产品中占比超过50%。 

转型核心: 

资产管理模式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通过创设可申购、可赎回、收益浮动的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银行可利用动态管理、组合投资的手段灵活配置各种金融资产,单一基础资产的风险得到分散,解决了实体经济需要长期资金但理财资金端需要流动性的矛盾,同时,产品风险收益情况也可通过净值波动及时披露给投资者,如此将彻底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 

理财产品向净值型转型,一个总体任务是要做到“买者自负、卖者有责”,特别是“卖者有责”,意味着银行既然向投资者转嫁了市场风险,就必须引入交易元素,承担起主动管理市场风险的责任。 

专家认为,为实现这个目标,银行应将资产管理模式从过去的简单配置、买入并持有到期,逐渐向交易与配置均衡发展的模式转变,通过自身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力争为投资者提供超额收益,同时,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分散化投资以及灵活运用套保等方式,降低投资者承担的市值波动。 

“引入交易元素的主动管理与净值型产品的结合,意味着银行资管将与基金等机构展开直接竞争。10多年来,伴随着国内经济及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在平台搭建、人才团队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在销售渠道、风险控制、流动性管理等方面保持了较大优势,完全具备实现银行理财转型的条件。国内银行,尤其是大中型银行,在除权益类以外的其他资产领域,如固定收益、外汇、大宗商品等都以独立处室的形式进行专业化的管理,相对于非银机构,具有明显的交易团队优势,有利于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主动交易管理。”孙莉表示。 

此外,业内人士分析称,净值型产品转型后,净值稳定的根本保证是投研与风控能力。一方面,要以配置型策略为主,交易型策略为辅,加快提升自主投研能力;另一方面,要严格把关外部委托管理,切实加强对权益类投资顾问的选聘管理、风险控制及事后评价。 

待解难题: 

客户接受度 

净值型产品的“类基金”性质使得投资者能够理解其所要承受的风险,将风险让渡给投资者后,收益率上限也能明显提升,从而增强客户粘性,有效地应对资产荒带来的压力。然而,对于出生不久的产品而言,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目前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标准不一,一些较为规范的银行不仅披露理财产品说明书,也会定期披露净值型产品的净值或收益率情况,部分银行还会定期披露理财产品的运营报告,但也有部分银行在信息披露方面表现较差,在其官网难以找到产品的说明书、净值等信息。  

另一方面,银行理财向净值型产品转型面临难点,其在于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客户接受程度相对较低,这正是很多同业机构建议转型分步走的主要考虑因素。    

业内人士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没有捷径,需要销售渠道切实地投入资源,较长时间地解释引导、跟踪宣传和进行投资者培育。强大的渠道是完成这一过渡性工作的必要条件,而银行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商业银行特别是大中型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基本已覆盖全国地级市及经济较发达的县市以上区域,拥有无可比拟的物理渠道优势。在互联网领域,当前银行的信息系统较其他同业机构,依然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商业银行依托严格的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强大的信息系统控制流程,使得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更加安全,投资者也普遍更加信赖商业银行的网络渠道和品牌声誉。同时,商业银行已形成完善的总分支机构管理框架,分条线进行垂直管理。在细化客户分类的同时,商业银行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不断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贴近市场的金融服务。”孙莉表示。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