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委外业务增速或放缓 风险成首要关注点

委外业务增速或放缓 风险成首要关注点

金融时报2016年06月02日09:17分类:中资银行

核心提示: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委外业务或将迎来新一轮深度调整,无论是委外投资产品还是委外投资管理人都或将重新洗牌。

商业银行的委外业务正伴随着银行理财业务的整体变动出现新一轮变化,尽管业务规模仍在增长,但增速或将有所回落。 

此外,随着债市违约等信用风险的频繁发生以及股市的持续波动,商业银行委外投资的关注点已经不仅仅是投资收益,风险的规避和有效控制成为商业银行的首要关注点。 

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委外业务或将迎来新一轮深度调整,无论是委外投资产品还是委外投资管理人都或将重新洗牌。 

委外业务增速放缓成趋势 

在新常态下,高收益优质资产稀缺态势仍在持续。银行理财的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规模依旧庞大,委外投资在金融业改革深化的背景下,成为银行理财的一个重要新出路,但近期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的陆续暴露,又让银行不得不放缓委外业务的扩张步伐。 

“经过实地走访可发现,多数机构认为过去银行委外业务快速增长的态势不可持续,目前增速已经有所放缓。”华创债券屈庆如是表示。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5)》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共有4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拥有存续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达60879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23.50万亿元,同比增长56.46%。尽管规模依然庞大,但银行理财规模增长的速度已经有所放缓,而且与理财规模的持续扩大相反,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呈现持续走低的态势。 

“高收益投资资产的匮乏已经限制了银行理财规模的持续扩张,而银行自有投资以及委外投资的收益率下降无疑是直接原因。”某私募基金研究员杨晓鹏表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银行的自有投资机构和委外投资机构的投资空间其实都已经受到严重挤压,稳健的高收益、高回报产品越来越少,理财规模和委外投资规模增速同步放缓成为必然。 

此外,屈庆表示,对于一些大型银行而言,其开展委外业务比较早,银行主动降低了理财业务增速,因此委外业务需求也有所降低;而对于一些刚刚开展委外业务的中小银行而言,委外业务需求仍较为旺盛。但是中小银行毕竟资产规模小,即使考虑其对委外业务需求的扩张,也难以抵消大型银行对委外业务需求的放缓。 

不仅如此,“部分受托投资机构由于在一季度杠杆率太高,甚至有‘踩雷’的情况发生,产品收益出现明显的波动,从风险担心角度考虑,银行也有放缓委外业务的需求。”屈庆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深入推进,不排除监管机构会出台措施限制银行理财和委外业务的发展。据了解,有些地方的监管已经开始收紧,表现为对银行同业理财的限制,这会直接限制一边做同业理财、一边做委外业务的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速度。此外,也有些省份对委外业务的杠杆进行口头的限制,甚至有银行对委外业务的信用债比例作出明确限制。 

风险成银行委外首要关注点 

银行理财资金因其隐性、刚性兑付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风险偏好相对较低,因而,无论是银行自营的投资还是委外投资大部分都投资于债市。据不完全统计,银行理财40%左右的资产配置在债券上。 

然而,随着企业债务违约事件的陆续爆发,在持有相关债券的基金遭到投资者赎回后,各商业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量,纷纷控制投资于债市的资金。虽然债市本身的风险相对稳定,但银行委外资金主要通过券商资管、基金专户这类市场化杠杆能力较强的机构操盘,所以一旦有风险波动,风险会被迅速放大。 

此外,银行的风险管理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屈庆表示,过去银行更加关注委外业务本身的发展空间,包括可以消化多少理财投资的规模,能获得多少收益。而现在银行理财更关注委外业务的风险,这主要是受当前信用风险事件频繁爆发的影响。甚至有部分机构坦言,“银行理财委外的业务,即使预期收益比此前预期的低一点都可以接受,但不能接受产品踩上信用债违约的‘地雷’”。 

不过,银行理财在降低收益率预期的同时,对委外业务附加值的要求同步提高。屈庆表示,过去银行将资金委托给投资管理人管理主要是收益诉求。但现在,银行通过委外业务不仅仅希望获得预期收益,更期望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培养银行自己的团队。因此,银行对委外业务中双方团队的融合度更为看重。 

委外整体面临再次洗牌格局 

庞大的银行理财规模仍在增加,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实现规模增长仍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标的。而过去银行的委外业务主要集中在固定收益产品,但目前债市信用风险的暴露让更多的银行开始尝试新的产品投向,股票、量化产品、商品市场的投资等开始进入商业银行的研究视角,而私募的合作也成为银行新的选择。 

据了解,近年来,银行将资金委托给私募机构管理已经悄然兴起。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相对较早试水将资金委托给私募进行投资,而去年以来,各类银行也纷纷进入,特别是以城商行为首的一些中小银行,委托私募机构进行投资发展迅猛。 

“当然比例还比较小,但银行理财已经普遍对这些产品持更为开放的态度。”屈庆表示,银行理财也在尝试利用一些对冲工具,例如国债、期货等。同时,投资策略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持有并加杠杆,而是更愿意尝试配置策略和交易策略的搭配运用。总体而言,银行理财的转变一方面是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作出的适应性调整,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也希望以尝试新的产品为契机,更多地融入全口径资本市场业务。 

此外,银行后续对投资管理团队的再选择和再整合不可避免。屈庆表示,去年股市异常波动使银行委外业务蓬勃发展起来,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很多产品将满一年。达到预期收益要求的,在产品存续期双方业务沟通顺畅,并且对新产品响应迅速的投资团队,估计银行会选择继续与其合作。而达不到预期收益,且合作中沟通不顺畅的,或者是信用“踩雷”的投资管理机构则可能失去与银行合作的机会。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