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治理不良贷款方面又迈出了一步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3月19日17:01分类:银行家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 近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下调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同时,还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在调整区间范围内,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明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通知的出台,显示了中国在治理不良贷款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外界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数据一直存在质疑,认为银行业的信用风险存在一些被低估的风险。的确,从银行业内外部环境看,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部分企业采取借新还旧、“搭桥”等手段掩盖信用变差的现实,甚至还要求银行调高问题贷款级态;一些地方政府对涉及风险事项的企业,往往要求银行实行“三不”(不抽贷、不增加附加条件和不调级);少数银行迫于考核压力,有时会一再办理展期,人为地将不良贷款强压下来;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尚未被完全识别和发现,等等。

这次监管新规定的出台,有助于更充分反映和掌握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进一步增强不良贷款分类的真实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外界对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数据的“质疑”。此前,中国银行系统贷款资产质量分类在操作层面存在一定差异,分类准确性也有待增强。这导致银行可能采取一些手段,如将可能出现问题的贷款放置在关注类贷款项下等,来隐匿不良贷款。新规定在确定单家银行具体监管要求时,考虑贷款分类准确性这一指标。贷款分类准确性主要是参照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贷款的比例。这有利于提升资产分类准确性,有利于监管部门摸清不良资产底数,真正掌握不良贷款的风险。

对不同的银行将采取不同的监管要求也建立了一个正向激励的机制,从根本上制约不良贷款的滋生。差异化管理机制将对银行发挥导向作用。此次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调整后存在一个区间,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根据贷款分类的准确性、处置不良贷款的积极性以及资本的充足性等3个主要的参考指标。这就鼓励银行不断提升信贷管理水平,加快不良贷款处置进度,同时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因此,此次调整贷款损失准备相关监管要求,不会对银行业的风险吸收能力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首先,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银行业拨备覆盖率处于较高水平:一方面,并非所有国家采用拨备覆盖率作为法定监管要求,大约70%的国家作为法定监管指标,其他国家作为监测指标;另一方面,多数国家的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是50%到100%,中位数是70%。在不良贷款数据真实、分类准确的情况下,100%的拨备覆盖率已经十分充足。因此,中国银行业的拨备覆盖率的确存在有下调的空间。而中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自2010年以来均处于170%以上的高位。在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时期,适当降低贷款损失准备正是推动商业银行加快不良贷款处置、提高银行资产质量的要义所在。

其次,总体来看,中国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不良资产改善为降低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提供了空间。此次政策出台,根本前提是基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增速趋于平缓这个大背景之下的。201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增速趋于下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五个季度维持在1.74%,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同时,中国银行业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2017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为5.98%,较上年同期增长2.44个百分点。

或许因为不良贷款的统计口径有所不同,国际上对于中国的不良贷款率并没有一个共识。但无论是与历史数据比,还是与国际同业比,中国银行业目前的不良贷款率仍然处于低位。而且,1999年4月到10月,中国相继成立华融、长城、信达、东方四家专门处理不良贷款的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剥离。2014年8月开始,中国银监会批复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各省市已成立超过40家,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如降低不良资产批量转让门槛,确保银行业的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不过,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银行业的经营形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尽管各国政府可以运用行政手段将不良贷款强行排出商业银行体系,减轻银行业的经营包袱,但不良贷款还是留在整个经济金融体系之内。因此,只有当宏观经济实现真正复苏,企业的生存环境和银行的金融生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后,银行的资产质量才能得以实质性的好转。中国银行业依然在积极迎接这一挑战。

本次发布的《通知》以及近年来采取的“严监管”措施,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中国银行业克服信贷投放的冲动和盲目,做好风险与收益的平衡,这也反映了监管当局对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的足够重视。我们希望,在多方配合下,滋生不良贷款的土壤能够得以修复,中国银行业真正走出“增加—剥离—增加”的恶性循环。(董希淼)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