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农商银行:建设海上信用渔区 创新蓝色支农路径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3月28日17:57分类:地方银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 “通过‘海上信用渔区’的建设,我行成功地帮助渔民创收增收,渔民和我们的感情更深厚了。宁德农商银行的品牌形象也进一步提升,助力乡村振兴的劲头更足了。”宁德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宁德农商银行”)董事长朱鼎和介绍。

近年来,宁德农商银行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聚焦“支农支小”,通过采集客户信息、建立信用档案、评定金牌、银牌信用户等方式,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为发展信用经济,扶持渔业发展贡献农商银行力量。

宁德市地处闽东沿海,港湾众多,水产资源极为丰富,渔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具有一定的基础,已建立了多个现代渔业生产基地,拥有一批现代渔业示范场、示范区。其中,三都澳海域是福建省大黄鱼重点养殖区域,特别是渔排网箱养殖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该海域现有养殖从业人员4万多人,养殖产业链上下游联系密切、交易频繁,但外来人口达1万多人。由于外来人口较多且户籍地分散,彼此间缺乏了解和联系,海上信用体系基础较为薄弱。

为深化养殖户、个体工商户等海上居民“信用有价”的观念,不断培养“讲诚信”的意识,宁德农商银行携手人民银行宁德市中心支行等,依托“蓝色金融”战略规划,着力打造三都澳海上金融生态圈,走出一条具有“蓝色”特色的支农道路。

宁德农商银行制定出台《海上信用渔区管理办法》,公开海上信用渔区、信用户申报条件及评定标准。整个“海上信用渔区”申报创建工作历时270多天,走访了600多户人家,范围横跨三都澳黄湾、鸡公山、礁头三个海域,建立客户信息档案535户,精准建档217户。

通过“背靠背”调查、征信评价、数据分析等方式,宁德农商银行筛选出征信良好、无民间大额负债、无不良嗜好又与当地银行关系密切的信用户候选人,在各相关单位的共同评定下,确定蕉城区三都镇黄湾海域与鸡公山海域为首批“海上信用渔区”,评定海上信用户213户,其中金牌信用户23户、银牌信用户21户。

截至2018年2月底,黄湾海域养殖大黄鱼贷款共计102户,贷款授信余额2500多万元,今年累计发放贷款11360万元;鸡公山海域养殖鲍鱼、黄鱼等海产品贷款共计115户,贷款授信余额1800多万元,今年累计发放贷款9790万元。

“以前通过民间借款要支付高额的利息,有了宁德农商银行的优惠贷款,一年下来平均投资十万元能省一两万的利息。”渔民杨益妹说。

对养殖户来讲,没有优惠的贷款,自身又没有充足的过渡资金,运营周期就受到了限制,规模化生产也难以实现。而在信用渔区里,渔户依托宁德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可以扩大渔排面积,提升渔业产量,实现经营规模递增。

杨益妹介绍:“2016年我的渔排投资规模才三四百万元,有了农商银行的帮助,2017年3月,投资规模达到了一千多万元。”

宁德农商银行城澳支行行长陈长春说:“大黄鱼是我们三都澳海域的特色产品,客户遍及北京、上海等地。这里的渔民通过经营大黄鱼养殖、生态鱼养殖,打造输送全国的销售网络。”

朱鼎和表示,渔业的顺利发展,产品供应量的显著增加,是农户和农商银行共同努力的成果。三都澳信用渔区管理是宁德农商银行优化信用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的有效实践,是助力宁德“诚信地图”建设工作的一大推手。(江宏伟)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