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金融发展报告:移动金融将成为银行主流服务模式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4月17日17:21分类:理财产品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王涛、王淑娟)“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当前已进入全面加速成长期,未来将成为银行主流金融服务模式,是移动金融产业体系中较有竞争力的一方。”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16日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上海)移动金融服务发展报告》显示。 

移动金融已成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报告指出,移动金融实现了传统金融和现代化互联技术两者的融合,突破传统PC网络金融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金融服务更具有灵活性、普惠性,已经成为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2017年,移动支付方面,网民在线下消费使用手机网上支付比例提升至65.5%。移动理财方面,我国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1.29亿,同比增长30.2%。移动信贷方面,则借助金融科技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移动证券方面,截至2016年9月,我国传统券商移动证券用户规模达到0.81亿台。移动保险方面,移动端呈“崛起”态势,数据显示,2017年保险公司移动端业务实现累计保费收入184.62亿元,同比增长117.28%,相比PC官网业务则同比负增长40.75%。 

报告指出,未来移动金融产业链各方主体合作共建生态系统将成为业内发展方向,包括探索商业模式、开拓应用范围、创新服务场景等综合化移动金融生态系统。 

同时,移动金融为普惠金融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农村。比如,移动支付加速向农村地区网民渗透,其比例已经提升至47.1%。报告称,农民群体作为新一批的长尾用户,所蕴含的金融消费潜力巨大。移动金融能够向广大农村地区低收入人群提供可以负担的现代金融服务,提升全社会福利水平。 

传统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探索不同路径 

传统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发展路径有别,两者之间的竞争与互补也成为报告关注重点。 

报告指出,近年来,传统银行通过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利用自身资源、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整合资源打造金融生态系统。在风险防范层面,银行面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构成复杂的风险环境,其完善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健全的风险控制规章制度相较第三方平台更有优势。 

相比之下,第三方平台的繁荣发展背后却催生了众多违规现象,发展面临着速度与质量难契合的问题。 

相比传统银行,第三方平台产品则更具互联网思维,在深耕用户体验方面优势明显。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三方平台迅速应对并拓展消费场景,推陈出新各类个性化支付产品。 

不过,随着移动端巨大的人口和市场规模红利的逐渐消退,监管逐步趋严,第三方平台的竞争重点或将从消费端逐步转出,利用其庞大的支付数据丰富金融交易数据维度,提供精准营销、信用评级等多元增值服务。 

银行“移动优先”战略优势日益凸显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银行APP等移动端产品得以迅速发展。通过推广手机客户端,既可弥补营业网点覆盖密度低的缺陷,同时也能削减成本,为市场竞争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报告指出,国内商业银行“移动优先”战略优势日益凸显。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2017年该行新版手机银行将“智慧、生态、协同”的先进理念融入其中,整合个性服务、投融资建议以及生活便利、娱乐出行等服务。 

截至2017年年末,建行手机银行用户数达26638万户,较上年增长 19.34%,交易额达57.32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87.59%。其中,建行上海市分行手机银行用户突破800万户,按上海市常住人口计算,每3个上海市民中就有一人为建行手机银行客户。 

此外,报告认为,未来移动金融领域的竞争将从产品、服务和价格的竞争转向差异化、用户体验的竞争,直击移动金融领域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的痛点。就商业银行而言,报告建议可在客户体验、交付流程和管控三方面着手,打造差异化定位,并形成客户群定位、渠道体验、产品服务等多元化的业务模式。 

《2017中国(上海)移动金融服务发展报告》是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制作,旨在聚焦上海移动金融服务发展现状及问题,总结国内银行移动金融创新的有效实践,展望移动金融服务未来。(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