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第二曲线”进军银行4.0时代 建行在下一盘很大的棋(2)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3月04日14:24分类:中资银行

03 为什么要开启第二曲线?

中国银行业当前遭遇的挑战确实是空前严峻的,这一严峻的挑战就在于银行业旧有增长模式行将终结,也即建设银行所指的“第一增长曲线”已然坠落于地,这在此前田国立关于建设银行在普惠金融战略启动发布会上的讲话中已讲得十分透彻。

田国立说:“我们应该认识到,大趋势有时是很残酷的,我们做‘大’的业务已经习惯了,当大的风险向我们投放了阴影,当一场危机正一步步走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可能还在‘灰犀牛’背上狂欢。今天,我们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一定要认识到我们正站在发展和衰落的关口,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田国立的依据包括:伴随着投资拉动的动能衰减和消费时代的到来,银行所依赖的传统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明显减少,且持续产生的增量有限;房地产业也已发展到一定地步,余地可判;大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在一定时期内虽然会持续保持,但收益空间会不断地快速收窄;国家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共同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商业银行传统的政府信用业务再次受到较大冲击。

是什么支撑了10余年来中国银行业高歌猛进的发展?在田国立看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大型企业的勃兴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大量举债。

而这一切,或如昨日黄花,或如西下夕阳,俱往矣,不复往日风流。

可相佐证的是:2019年开年不到两个月,各地银行对公存款一路狂泻,在某些地市,过去热衷于做大企业或政府融资平台、大项目,经营数年之久的一些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对公存款从几十亿的高位跳水,跌到以亿元为单位的两位数以内,经营已经难以为继,某股份制银行一个通过平台贷款派生存款超10亿元的公司业务团队一夜之间贷款清零,存款也接近清零,团队负责人欲哭无泪,四顾茫然。

即使是家大业大,转型发展领一时之先的建设银行2017年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33574.53亿元,较2016年增加4162.97亿元,增幅15.93%,余额在公司类贷款和垫款余额中占比达到52.11%,超过半壁江山,且尚未计入政府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余额。转型任务依然艰巨,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的切换时不我待。

04 银行业的未来会好吗?

外界对银行业的看衰和银行人对未来的恐慌由来已久,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全球评论家一直在预测银行业的消亡。远者如上世纪比尔·盖茨的著名论断“传统银行是21世纪的恐龙”,近者如马云的“如果银行不做出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两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对这个行业未来的悲观预测,为银行人的前途和职业憧憬蒙上了阴影。

焦虑是时下的一个社会问题。前段时间,有一家专门输出焦虑、贩卖焦虑的公号被取缔。而中国银行业更像是一个深度“焦虑症”患者,从早期四大行技术性破产,到中期的入世“狼来了”,一个至今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的南京爱立信事件,简直就成了当年中国银行业的集体挽歌。再到当前的互联网冲击、金融科技革命,从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到当下最前沿的人工智能与区块链,可谓是说者云山雾罩,听者胆战心惊。每隔一段时间,银行从业人员就或主动,或被动的抛弃旧风险,并及时为自己寻找几个新的风险与恐惧之源。在一片风声鹤唳之中,银行人压力山大、慌不择路。

而现实的情况是:截至2017年底,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达到252万亿元,相当于中国信托业总资产(20.22万亿元)的12.46倍、中国保险业总资产(16.75万亿)的15.04倍、中国证券业总资产(5.8万亿)的43.44倍。更值得一提的是,银行业在整个中国金融业中的地位还在不断提升,银行系基金、银行系保险、银行系租赁、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系券商......随着债转股、投贷联动、理财业务分拆专营等新政策的出台,银行业的版图还在快速延伸。

此外,如果以美元计算,2016年底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已达到33万亿,相较于欧元区的31万亿,美国的16万亿,日本的7万亿,可以说,若以资产规模计,中国银行体系已经独步天下。

不会有哪一个行业,像中国银行业这样拥有如此大的资产、如此高的利润,却惶惶不可终日;

也不会有哪一个行业,像中国银行业这样拥有如此大的地盘,如此高的增速,却天天醉心于弯道超车,实现更快更猛的增长;

更不会有哪一个行业,像中国银行业这样坐拥金山,富可敌国,却依然对资本和存款感到异常的饥渴。

中国银行业怎么了?银行的未来会好吗?被誉为“华尔街之王”的杰米·戴蒙坚持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世界终需要银行。只是在新的世界里,银行的发展面临艰难挑战。”应对艰难挑战,建设银行的抉择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增长曲线”。

如果说第一曲线是银行的消亡魔咒、焦虑之源,那么第二曲线会是银行的凤凰涅槃、希望之光吗?

据说,建设银行决策层是这样认为的:“有的创新尚未经过时间充分检验,还不能轻言成功,因此也有的人担心三五年后会不会出问题。但我们想说的是,创新本身就意味着不确定性。守成求稳而回避不确定性,不敢主动拥抱变革,那么三五年后建行就可能被时代、被新金融甩在身后。到那个时候,就不是短期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的问题,而是我们错失未来发展、丧失生存空间的危机”。

生于忧患,义无反顾,建设银行已经奋力奔跑在追梦的路上。

05  未来已来,大道朝天

从量变到质变,很多事物的出现看似突如其来,却又是水到渠成,一如当下走到风暴眼中的华为,又如瞬间大放异彩的《流浪地球》。当中国企业厚积薄发终成大器,当中国经济社会的根本性崛起蔚为潮流,该来的一定会来。

金融是经济的一面镜子,银行是中国金融业的支柱,当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碾压全球银行业,当工农中建的品牌价值跻身全球银行业的前四强,全面超越势不可挡,也意味着某些方面的转型升级进入了“无人区”。

数据来源:Brand Finance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Brand Finance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富国之道:富国银行董事长写给股东的信》到《打造金融堡垒:摩根大通银行的战略解码》,再到《富国之本:全球标杆银行的得失之道》,这些年来笔者一直潜心研究国际标杆银行,一方面,笔者坚持认为像富国、摩根大通、花旗、汇丰等百年大行都形成了不一般的文化底蕴和管理经验,对于时下处于急剧变革转型期的中国银行业而言,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笔者也深感中国银行业在大步实现规模赶超的过程中,长大的绝对不仅是身体、躯干,还包括头脑和思维结构的发育。

三年前,摩根大通董事长兼CEO杰米·戴蒙就已经向股东报告说“大型中资银行的崛起是摩根大通未来三大挑战之首”。“技”和“术”的层面,中国银行业在金融科技方面已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本”和“道”,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紧接着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行动,以及国际标杆银行富国银行的虚假账户丑闻等,将全球银行的“王者”拉下了神坛,华尔街精英们纷纷成为了众矢之的,也从侧面反映出曾经被视为发展范式的银行第一增长曲线已然势穷力蹙,动能衰竭。

中国银行业的反差更加明显。过去,中国银行业享有很高的声誉,改革开放初期,在工商业个体户群体中,曾流传有“财政爹银行娘”的说法,虽略显调侃却也反映了一段时期内银行业的广受欢迎程度。近年来,银行业的整体形象和社会观感呈下降趋势。无论是早些年的排队难,“嫌贫爱富”“霸王条款”,以及后来银行“暴利”“吸血”“躺着赚钱”“天价薪酬”等说法不胫而走,一次又一次的拉低了银行的整体美誉度。

自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风靡中国以来,“经营哲学”一词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中大热,相继有人提出了任正非的经营哲学、马云的经营哲学以及海底捞的经营哲学等命题。尽管以规模体量、盈利能力、市值等指标论,中国各大银行在中国经济版图中举足轻重,在世界金融行业中排名靠前,但似乎并没有以某家大行领衔的经营哲学大行其道,被整个银行业奉为圭臬,即便各家银行围绕自身战略定位、发展愿景、核心价值观、品牌塑造等也做了大量工作,业内如《招行愿景与价值观》就颇有亮点。那么在中国银行业中经营哲学的“集体缺位”或者说“失语”意味着什么呢?无论如何,银行业是一个经营信用的行业,也是一个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银行业的声誉攸关银行业的未来。而重建中国乃至全世界银行业的声望,首要一点就是建立起受到社会公众尊敬、符合现代银行发展规律的经营哲学。

建设银行的“第二曲线”,旨在“通过创新以多种形态与社会各行各业深度联结,使得银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变革、守护社会公义的重要力量,促进‘现代经济核心’的作用在社会治理、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和人文关怀等各领域得到新的展现,从而使银行赢得社会更大的尊重和信任”。“善建者行,过去对银行业的弊病批评的多,反思的多,而建设银行此举则是通过建设性的思维,尝试探索一条通向未来的银行发展道路,也是在尝试搭建一套关于银行新价值主张的话语权和理论体系。

碰巧的是,《流浪地球》被认为是第一部展示由中国人拯救地球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幻大片;而据了解,《银行4.0》所描绘的银行业的未来——立足中国,而不是西方。

这仅仅是一个巧合吗?

(本文作者:王礼,博士,银行一线管理者,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约研究员,曾著有《富国之本:全球标杆银行的得失之道》等系列金融畅销书。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马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