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重庆市分行为金融消费者筑起财产安全“防火墙”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3月15日15:17分类:中资银行

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者。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金融消费者信心、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工行重庆市分行不断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专门成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着力打造“全行共同做消保”格局,认真践行“消保”义务,积极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持续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为金融消费者筑起财产安全的“防火墙”。

2018年12月27日下午,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性客户正在工行重庆马王坪网点咨询办理国际汇款业务,她希望汇出3000美元至境外某公司工作人员个人账户。这位客户表示自己在某次旅游时认识的朋友从事海上石油钻探工作,马上要接收一笔70万美元的劳务费,需要用快递从英国邮寄现金回国。这位朋友因在海上作业,无法操作,请求她通过汇款方式支付3000美元快递费至境外。工行的工作人员当即判断该笔交易可能是电信诈骗,耐心说服客户停止汇款,最终避免了客户的财产损失。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陡增,诈骗手段花样百出,诈骗对象集中针对中老年群体。在防诈骗方面,工商银行始终为客户“保驾护航”,重庆市分行告诫金融消费者,只要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这一条,诈骗分子就没有可乘之机。

除了在防诈骗方面为客户“支招”外,工行重庆市分行的工作人员还能敏锐地识别异常行为,在防虚假方面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2018年3月26日,一位代理人到工行渝北龙湖支行办理公司基本账户开立业务。在柜员向代理人提出要核对公司刻章证明时,客户闪烁其词,先说公安局没有发放,后又说丢失。柜员仔细观察客户的印章,发现了印章编号数字字体偏大、章体属于还未更新的老版章等问题,当下就要求代理人提供法定代表人的联系信息,而代理人总是岔开话题,再三询问后才说出一个电话号码,可工行员工经查询发现该电话号码与法人预留手机号不符,拨打其提供的电话还无法接通。最后,工行重庆龙湖支行以没有刻章证明,且无法联系到法定代表人为由拒绝了其开户申请,并告知代理人要求法定代表人到银行更改预留电话以便准确核实法定代表人信息后才可开户。

为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工行重庆市分行下辖各网点还积极开展内部培训,妥善处理各类投诉,推动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等工作。

据统计,2018年工行重庆市分行共有2000余人参加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学习、网络竞赛等活动。全行网点负责人分三次共200余人次进行消保、投诉工作培训;在开展普及金融知识方面,分行组织开展了“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活动”等,共有300个对外网点参与,集中宣教次数2181次,4873名员工参与宣教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30050份。其中,在当年9月举行的“金融知识普及月”和“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期间,工行重庆市分行推出的“争做金融好网民,这些金融知识您必须学”微信H5阅读、转发数量上万,受到了客户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工行重庆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工行消委会将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重点针对金融消费者个人及家庭负债、储蓄、投资等方面的整体规划意识和管理能力开展工作,不断提升个人和家庭对重大不确定性的预防意识,充分尊重并自觉保障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教育权、信息安全权等权利,让重庆工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为更多客户的财产安全筑牢“防火墙”。(越明瑞)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