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普惠金融”战略成效显著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8月01日16:17分类:中资银行

新华财经北京8月1日电(记者 余蕊)2018年,中国建设银行提出要着力推进住房租赁、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三大战略”。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表示,建设银行深刻认识到普惠金融服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国有大行破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将普惠金融明确为建行发展战略

刘桂平表示,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2018年建设银行在国有大行中率先明确了普惠金融发展战略,体现了国有大行的责任与担当。全行上下形成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扑下身子,找准社会民生痛点难点,把握民营和小微企业需求,致力提供更有效的普惠金融服务,更好地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围绕小微、双创、涉农、扶贫等民生领域,用普惠金融可复制可持续的模式,建立长效机制,引导资金流向民营和小微企业,让“长尾客户”、服务洼地以及急需金融服务的人群,尽可能公平、有尊严地获取金融资源。

截至2019年5月末,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客户数近150万户,贷款余额超过8000亿元,今年前5个月普惠贷款新增近1500亿元,增量居五大行首位,增速超过30%。目前,建设银行发放的普惠金融贷款不良率低于1%。

利用现代技术和数据重塑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针对传统普惠金融难以解决的客户维护和管理成本高、缺乏规模效应、风控压力大、服务不均衡、商业模式不可持续等问题,建设银行运用现代技术和数据重塑了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和客户体验。

“建行利用大数据评估客户信用,建立以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综合化服务为特色的‘五化’普惠金融新模式。”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张为忠说,这实现了客户“一分钟获贷、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信贷服务新体验,让普惠金融精准滴灌、穿透落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据介绍,通过聚焦交易、结算、纳税、采购等场景应用,建设银行“小微快贷”围绕小微企业实际需要,已创新形成信用、抵押、质押、平台四大产品系列,初步实现了对客户“总有一款适合你”的目标,为逾73万客户提供超万亿元贷款支持。通过推出面向小微企业的“惠懂你”移动端融资新平台,创新了银企双向沟通方式,增强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这款产品交付市场九个多月,访问量超2300万次,下载突破1000万次。因为搭建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线上风险监测平台,目前建设银行发放的普惠金融贷款的不良率低于1%。

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外延与内涵

“普惠金融服务不仅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还要向全社会输出非金融服务,不断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外延与内涵,尽可能多地创造价值,作出贡献。”刘桂平说。

为此,建设银行坚持以聚合的理念打造金融新供给。建设银行建立了综合金融服务机制,以信贷业务为基础,为客户提供结算、理财、企业年金、保险等各项非信贷服务,满足客户多层次、多样化金融需求,服务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布局了全方位服务渠道网络,打造“线上+线下”渠道闭环,在服务供给端更丰富、更及时、更立体、更全面地提升客户体验;开放共享赋能小微企业,搭建撮合平台,从“资端”转向“智端”,打通大小客户的生态链条,助力民营和小微企业孵化成长;依托建行大学“金智惠民”工程,广泛培训民营和小微企业主以及基层党政干部,着力提高这类人群的金融认知能力;在建设银行1.4万多个营业网点建立“劳动者港湾”,为户外劳动者倾情提供喝口水、歇歇脚的地方,给他们送去更多关爱;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严重的现状,推出“民工惠”金融产品,缓解了这一社会难题;致力于反映中国金融体系能可持续地为中国小微企业提供方便快捷、价格合理的基础金融服务能力,联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从2018年开始每季向社会推出“建行•新华普金融——小微指数”,社会反响良好。

促进数字经济时代普惠金融转型

刘桂平表示,促进数字经济时代普惠金融转型并可持续性发展,不仅需要有高站位和服务意愿,更要有过硬的本领。

第一,数据整合能力是核心。应着力提升数据架构设计能力,实现企业级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的统筹规划;着力提升数据挖掘管理能力,对数据进行全流程管控,推进数据标准化、有序化、可视化;着力提升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提取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关键数据,优化产品设计、提升服务水平、培育竞争优势;着力提升数据价值创造能力,用数据发现商机、识别风险、管控成本、提升利润,真正实现“数据创造价值”。

第二,网点服务能力是基础。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作为商业银行神经末梢的营业网点仍然是服务客户的有效场所。始终致力于推进经营下沉,贴近市场和客户,建行超过92%的网点均能开展普惠金融业务。

第三,组织体系与政策配套是保障。建行率先建立垂直组织架构,实现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全覆盖,推进专业专注普惠金融业务运作。同时,做实资源保障和配套服务,充分调动了基层机构积极性,逐步形成“敢贷、愿贷、能贷”的服务氛围。

“普惠金融服务最终需要解决金融排斥问题,而不仅仅是‘普惠’。同时,创新普惠金融服务需要银行、政府、监管、资本市场等各方聚合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只要各方共同努力,携手并进,中国的普惠金融将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时代。” 刘桂平说。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蒋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