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疫情“大考”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亟需寻求能力突破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3月03日19:45分类:地方银行

新华财经上海3月3日电(记者 高少华)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尚在持续中,冲击各行各业,金融行业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压力尤为突出。零点有数联合普惠金融开放平台近日发布专项研究显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普遍面临线下经营业绩下滑、小微企业经营风险传导和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固然需要政策制定者加以关注和重视,但因疫情而加速暴露的机构短板,也需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抓紧此次窗口期进行自身能力建设。

零点有数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已意识到客户价值与风险识别的迫切性。研究数据显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对此课题的关注度高达80.2分。面对疫情如何迅速提升自身客户经营和风控能力,转危为“机”,已是摆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面前的紧迫课题。从不同机构反馈来看,省联社对“客户价值和风险识别”的重视度最高,其次是农合行、农信联社,村镇银行相对最低。

研究显示,虽然目前一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已注意到线上业务重要性,但是对系统性风险的识别重视不足。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对线上业务发展及客户需求识别的关注度最高,占比达62.5%;其次是存量贷款客户的信贷风险和消费信贷需求识别,分别为62.4%和53.9%。但对系统性信贷风险、存量客户风险系数评估和高资产客户流失风险的预判和重视不足。从不同机构的反馈来看,城商行对线上业务发展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机构,这与其面临更多大中型银行的竞争、更注重线上业务的拓展有关;而农商行、农合行、农信联社、村镇银行对各项内容的关注度都不如省联社,危机感和行动意愿稍显不足。

零点有数认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亟需引入外部智囊指路,实现疫情期间的弯道超车。研究显示,98.4%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希望获得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支持。其中,线上业务布局方面的需求最强烈,占比达68.1%;其次为客户价值与风险识别方面的大数据分析和消费信贷业务拓展与推广策略等。

作为最深入基层的金融机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承担了支持农村小微经济的重要职能,资产总额也在2019年达到了372157亿元,因而需要金融和财税政策对其所面临的信贷风险和流动性困境进行更大力度支持。

但疫情也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进行自身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期:通过此次疫情“大考”,借助金融科技力量,全面提升客户价值管理、信贷风险识别和防控水平,更好地实现金融对地方区域经济的输血功能。

零点有数专家建议,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从四个方面着手提升:一是针对线上渠道不足问题,拓展原有单一的线下触达模式,避免因疫情中断客户服务和交互。

二是做好客户数据的收集和标签化,建立客户价值评估模型,合理分层分级管理;针对高资产客群进行流失预警建模,通过更丰富的产品体系和精细化的服务管理,加以留存。

三是梳理好存量信贷业务的行业分布、企业规模、经营现状、过往贷款记录和贷款余额等情况,收集企业复工复产和业务订单等情况,形成详细、系统的信贷风险预判数据台账,进行信贷风险建模,为贷后管理、争取央行再贷款资源和优惠政策,提供第一手的决策依据。

四是基于前期业务向的数据治理,强化中台经营能力,形成固定的业务分析和处理、风控与决策系统;完善后台数据库建设,形成模块化的数据存储,最终实现从渠道-客户-数据-决策链条的贯通。

零点有数专家指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需警惕“求大求全”的错误思路,合理评估自身科技力量和资源,并适时依靠省联社的平台能力,以业务目标为先,先行落地最亟需的科技模块,解决客户经营、需求识别、风险预判等业务问题。

编辑:翟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