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股份行中期业绩对对碰:逆境不改零售转型、科技兴行之路径

新华财经北京9月3日电(记者吴丛司 分析师张威)目前12家股份制银行中,除了没有上市的广发银行和恒丰银行,其余10家股份行均已披露2020年中期业绩。业绩显示,除渤海银行以外,其余9家股份行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

不少银行坦言,受疫情影响,净利润出现负增长,资产质量压力隐现,不良贷款增长进一步加快。不过,与36家A股上市银行相比,股份行的表现相对更好。

经营业绩大PK:疫情对净利润影响明显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渤海银行赴港上市后首发财报,表现最优,上半年净利润50.47亿元,同比增长2.52%,是唯一一家净利润正增长的股份行;招商银行表现也较为亮眼,其他股份行的净利润增速都在-10%左右,但招行净利润增速是-1.63%,明显好于其他股份行。

部分股份制银行上半年财报数据对比

XxjccbC007031_20200903_CBMSN0A001.png

来源:新华财经整理

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在业绩发布会上坦言,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招商银行经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招商银行的战略定位是“一体两翼”,零售为体,零售业务占比已经超过了50%。在今年这种特定的形势下,其实零售业务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在短期内是比较大的。

“从实际情况来看,中信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情况较好。合并口径是同比增长9.51%,如果是本行口径的话,增幅达到10.6%,这一增速在同业中是名列前茅的。”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净利润出现负增长主要还是受到疫情的影响。

从资产质量来看,不良贷款增长进一步加快,不良率微幅上升。截至6月,除渤海银行之外的9家股份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4734.91亿元,同比新增588.15亿元,增速14.18%,较一季度末(11.55%)加快2.63个百分点。

截至6月,10家股份行平均不良率出现微幅上升。专家表示,随着后续贷款规模增速回归和疫情导致的不良后期得到体现,疫情对股份行资产质量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

零售转型是多数股份行的发力点

疫情之下,银行面临宏观经济放缓、资产荒、利差收窄和不良率攀升等多重不利因素挤压,出路在哪里?当前,零售银行业务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整体收入池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信银行董事长李庆萍表示,“中信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已见成效,零售客户数达到1.06亿户,位于全国股份制银行第二名;零售管理资产规模达到2.2万亿元,位于全国股份制银行第二位;零售业务的营收在中信银行整体营收占比已达38%,大大高于转型之前的19%。”

中信银行半年报显示,该行不断提升零售客户经营和服务体验,实现业绩持续较快增长。报告期内,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376.49亿元,同比增长15.94%,占营业净收入的38.51%。

光大银行行长刘金表示,光大银行将围绕战略愿景继续深化零售转型。据了解,光大银行建立了以零售为核心的财富管理指标体系,在人力资源、信贷资源、财务资源等方面加大财富管理转型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光大银行零售存款84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59亿元,增长19.2%;零售核心存款5705亿元,增长1176亿元,增长26.0%。在零售存款快速增长的同时,零售AUM也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增长10.5%。

金融科技引领作用持续显现

疫情加速了客户行为线上化进程,也加速驱动了银行业对金融科技的运用,加快了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近年来,银行持续提升信息科技支撑能力,金融科技在引领业务发展方面的作用持续显现。

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带有与生俱来的互联网基因。立足“两最”总目标,浙商银行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探索区块链、人工智能、生物识别、自然语言识别、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银行业务的深度融合,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浙商银行自2019年确立“平台化服务战略”,打造“科技+金融+行业+客户”的综合服务平台,将银行业务和服务嵌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管理活动中,帮助企业盘活自身和供应链上资产和资源,调剂内部余缺,构建良好的供应链生态圈。尤其是疫情期间,运用区块链技术,应收款链平台借助银租通、分销通等系列“通”场景应用创新,聚焦供应链、产业链的服务需求,以点带面服务中小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应。截至2020年6月末,应收款链平台已服务客户超2.2万户,提供融资余额1,446.43亿元,较年初增长51%。

平安银行也着力打造新型供应链金融,有效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升级供应链应收账款云服务平台——“平安好链”,运用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优化注册、审批、出账等业务全流程,大幅提升客户体验。截至6月末,累计为525家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上半年累计交易量239.41亿元,同比增长38.9%。

据了解,2020年上半年,华夏银行全力推动数字化进程,构建“移动化+开放化”敏态服务体系,打造“金融+生活”数字化生态化生态服务,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发展的效应进一步体现。金融科技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大数据平台、智能服务基础平台、数字化信贷平台等一批基础应用平台加速形成。

华夏银行还积极推动核心业务数字化项目实施,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启动构建企业级敏捷开发组织体系,数字化转型速度有效提升。截至6月,移动金融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9.64%,个人手机银行App月活跃客户较上年末增长97.08%,网络金融交易替代率达98.14%,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持续加强。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吴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