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协刘峰:深化银行业科技应用 持续推进转型升级新业态

新华财经深圳12月11日电(记者吴丛司 吴燕婷)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11日在深圳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经济将成为引领高质量经济发展,助力“双循环”发展格局加速形成的重要力量。中国银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

XxjccbC007003_20201211_CBMSN0A001.jpg

图为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

刘峰指出,中国银行业主动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时代机遇,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目前,各家银行机构将金融科技上升至战略层面,在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和监管部门银行业信息科技发展规划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本行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确立了更为明确、清晰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并在组织架构、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探索。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0》显示,2019年,大中型上市银行平均科技人员占比提升至4%以上,平均科技投入资金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部分银行还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数字金融等子部门推动数字化转型,目前共有12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

“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便捷性的重要途径。”刘峰表示,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银行机构积极践行服务实体经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化数字化应用能力,创新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探索应用基于数据驱动的资源精准配置、业务流程自动化、风险管理智能化,充分满足了用户个性、广泛的数字化服务需求,打造了智慧、开放、普惠的新型金融服务。

“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金融与科技融合进一步深化,中国银行业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金融科技应用成果,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层出不穷。”刘峰表示,这些金融科技应用成果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数据孤岛、个人隐私保护等行业“痛点”,获客引流、精准营销、智能风控等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行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一是着力完善金融产品供给,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用户体验全面升级。在零售业务、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等业务场景中,银行机构充分挖掘内外部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原生等新技术,设计出契合用户特性和需求的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从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将服务范围拓展至长尾客户,为用户提供了“端到端”的金融服务,极大丰富了金融产品的供给。

二是科技赋能开放生态建设,金融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近年来,“银行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的理念广为业内认可,银行服务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随时、随地满足用户的金融服务与非金融服务需求是大势所趋。

三是形成了科技输出能力,扩大了服务边界,实现了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与共建。部分实力较强的银行机构发挥金融科技与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对B端、G端输出包括技术中台、业务中台、全场景应用式服务平台等金融科技能力和解决方案,与各方共建开放、融合、共生的新生态,成为数字社会的共建者、变革者。

刘峰表示,中国银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社会组织,将积极履行“自律、维权、协调、服务”的职责,广泛借鉴金融科技在行业的成熟应用经验,夯实信息科技基础,增强自身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促进与金融机构间的经验交流与协作,助力银行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

第四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由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中国银行业》杂志社主办,由深圳市银行业协会、金融壹账通协办。当天,来自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行业组织等业内人士就金融科技应用与发展、银行数字化转型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编辑:翟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翟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