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过度借贷“诱饵”再现 消费金融如何加设“安全阀”?

新华财经郑州3月20日电(记者 李文哲) 今年来,个别金融机构为了逐利而忘却责任,甚至违背公序良俗制造营销“噱头”。也有一些金融机构依托自身风控和科技支撑,推出“贷款冷静期”服务,保障消费者权益。受访业内人士表示,理性消费、适度借贷是消费金融市场稳健发展的根基。把“缺德贷”踢出市场,仍需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

结婚、丧葬也能贷、也要贷?

近日,一则“彩礼贷”广告冲上热搜,相关推介语让人大跌眼镜:“彩礼开销不用愁,贷来稳稳的幸福”。经核实,虽然该行业务系统没有“彩礼贷”相关产品信息,亦无相关授信余额,但未经产品合规审查等程序,即由内部员工私自发出,暴露出相关银行存在合规意识淡薄、内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目前,联合调查组已责令银行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就此事产生的不良影响致歉,而涉事银行也已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停职处理,对部门负责人给予记过处分。

一场由银行内部员工私自引发的闹剧暂告收场,却再次折射出消费金融市场乱象。记者梳理发现,类似产品并非首次“粉墨登场”。

从“结婚贷”到“墓地贷”“二胎贷”,一些知名公司推出“土味”“奇葩”的推销广告,渲染暗示“不消费、不借贷,就不能……”等焦虑心态和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借贷消费是满足生活目的的万能解”成为这些广告宣介的内核。

分析人士表示,消费本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优质选择。上述产品及其营销模式尽管有一定的社会根源,但将大众的情感价值许以价格标签,使消费需求蒙上“资本阴影”,违背了消费金融服务的初衷。

营销噱头难掩行业困境

早在去年12月底,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指出,一些网络平台为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

今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对跨地域经营的要求更加严格,“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应服务于当地客户,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

“政策调控意味着贷款发放的市场和突破口将越来越狭窄。”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屡禁不止的奇葩产品及营销模式,其本质依然是属于借贷业务范畴。从业机构自身的风控和数据水平相对较弱,试图以营销噱头“取胜”,引发行业乱象。

3月17日,针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乱象,有关部门联合公布通知,禁止小贷公司、非持牌机构向大学生放贷;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大学生放贷,要实质性审核识别真实贷款用途等。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从现阶段政策导向看,“不以消费信贷作为刺激消费的手段”思路日渐明晰,说明监管层已意识到假消费场景之名、行过度消费和过度借贷之实对实体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稳定带来的负面作用,应引起业界关注。

构建消费和消费金融的良性循环

让消费贷款回归理性,是避免消费陷阱,确保消费金融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年以来,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也做出了大胆尝试。

2月24日,河南中原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推出“贷款冷静期”服务——用户在首次借款后的前7天内提前还款,该公司不收取任何利息和费用。这在全国类似金融机构中尚属首次。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逐步让借贷回归理性,鼓励用户适度消费。”中原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周文龙表示,尽管短期内会损失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通过打磨服务与商业模式,培育健康的市场,才能在更长生命周期里服务好用户。

截至3月15日,中原消费金融共为超过10万名用户开通了这项权益,共有超过2000位用户使用了权益,占比2.2%,尚未出现大规模用户在7天内集中还款“薅羊毛”的现象。

蚂蚁借呗向用户发起的一项关于贷款冷静期的调查显示,参与投票的上万名用户中,近九成用户支持设置贷款冷静期。据了解,蚂蚁借呗正在评估这类功能的可行性,希望进一步倡导理性借贷。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表示,这些创新看起来简单,实则是对消费金融公司的技术体系、客户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受访业内人士指出,针对当前暴露的消费金融营销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大排查,力促整改,并尽快制定金融营销导向规则。金融机构需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将社会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进行有效结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合理的金融服务。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