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以高质量发展带动发挥“主渠道”和“主力军”作用

新华财经重庆4月27日电(王松涛 李青彤)近年来,工商银行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金融服务与经营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积极服务和发挥好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和服务实体“主力军”作用。截至2020年末,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增加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债券投资增加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7.4%,贷款和债券投资的增量均保持国内金融机构的首位。

围绕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 完善普惠金融服务

工商银行坚持把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普惠金融的突破点,持续创新产品,下沉服务。2020年,工商银行普惠贷款增幅58%,民营企业贷款增加2405亿元,高于各项贷款的增速。落实延本延息政策,为10万多客户缓释还本付息压力,涉及贷款1.5万亿元。2020年民营企业有贷户增加5.1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增加18.3万户。

在发展数字普惠方面,工商银行创新打造了小微企业数字化信用贷款和线上供应链融资产品,不断提升贷款的可得性。截至2020年末,工商银行已在线上为近110万家小微企业主动授信超过8500亿元,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增幅超200%。去年疫情发生后,工行大力发展线上“无接触”服务,创新推出了“抗疫贷”“开工贷”“用工贷”等专属线上信用贷款,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效率,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为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工商银行在多个地区设立“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在全国新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设立20家新经济特色支行,通过专营机构、专属人员、专属经营权限、专属风控模型和专属产品,致力于满足科技型民企个性化金融需求。

聚焦制造业稳链固链 完善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工商银行创新一揽子金融服务工具,着力提升制造业融资的精准性、直达性,在总量、结构、成本上都不断实现突破。2020年,工商银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债券、融资租赁等各类融资余额近2.4万亿元;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增幅达47%,远超全行贷款的平均增速。

在金融产品结构方面,工商银行注重“稳链、补链、强链”,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2020年以来,工商银行准入超2000户制造业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它们加强对上下游中小微制造业企业的辐射带动,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稳定资金支持。截至2020年末,工商银行制造业核心企业融资余额超6300亿元,比年初增长1500亿元;上下游企业的融资余额近3300亿元,比年初增长超1000亿元。

对于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环保升级等领域的融资需求,工商银行创新推出多个专项贷款品种;围绕小微企业经营特点,依托大数据不断丰富“经营快贷”等信用贷款场景,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适应性。

深化重点战略实施 经营活力持续迸发

工商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强化政务、产业、消费(GBC)三端联动,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2020年,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存款增加2.4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零售板块营业贡献在全行营业贡献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对全行经营的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更加显现。2020年,工商银行个人客户净增3024万户,客户总量超6.8亿户。个人手机银行客户突破4.16亿户,总量、增量、月均动户数均位列市场第一。个人客户金融资产余额突破16万亿元,保持市场领先。

围绕个人客户财富保值增值、刚需住房和创业等需求,工商银行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体系,2020年,工商银行累计为客户创造各类理财收益近2500亿元,个人普惠贷款新增近1800亿元。疫情期间,工商银行创新推出“云网点、客户经理云工作室、云客服”等无接触服务形式,云工作室累计访问量超2000万人次,“工银e钱包”累计服务客户超3300万人次。

2020年,工行通过境内外联动,开展稳外贸、稳外资的“春融行动”,向重点外贸外资企业累计发放本外币融资逾8100亿元;累计支持“走出去”和“一带一路”项目400多个;不断提升服务贸易投资便利化能力,成功上线“单一窗口”金融服务;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60%;境内外汇存贷款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国际贸易融资余额近300亿美元

工商银行还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地区、成渝地区等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加大资源支持力度。2020年,工商银行在上述重点区域贷款余额达11.7万亿元,增量占全部贷款增量的79%。


编辑:翟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翟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