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证券投资信托逆势大增 到期信托规模下降风险压力或将缓解

新华财经上海6月1日电(记者 王鹤)信托资产规模延续2018年以来的下降趋势。中国银保监会授权中国信托业协会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20.38万亿元,较2017年4季度末的历史峰值下降了5.87万亿元。

在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证券投资类信托逆势大增尤其引人关注,且这种趋势有望继续,成为信托向标品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

信托资产规模再降 融资类信托显著压降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从信托资产规模的下降幅度来看,一季度,信托资产规模的环比增速为-0.55%,较2020年4季度的环比增速-1.79%有所收窄;同比增速为-4.46%,较2020年季度的同比增速-5.38%同样有所收窄。

截至一季度末,集合资金信托规模为9.99万亿元,占比49.05%,同比上升2.06个百分点;单一资金信托规模5.97万亿元,占比29.32%,同比下降6.68个百分点;管理财产信托规模4.41万亿元,占比21.63%,同比上升4.62个百分点。

“以通道类业务为主的单一资金信托占比近年来持续下降,集合资金信托占比近年来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与信托公司加大资产证券化信托、财产权信托业务布局力度相关,管理财产信托占比持续上升,这显示出信托财产来源在持续优化。”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陈进说。

从信托功能来看,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和占比持续下降。截至一季度末,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为8.92万亿元,较2017年4季度的历史峰值下降6.73万亿元。占比下降至43.76%,同比下降3.3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08个百分点。

在监管层对融资类信托的持续压降要求下,一季度末,融资类信托的规模和占比分别下降至4.45万亿元和21.85%,规模同比下降1.73万亿元,占比下降7.11个百分点;环比规模下降0.4万亿元。

投资类信托显示出良好的上升势头,自2020年二季度以来,其规模已连续4个季度正增长。截至一季度末,投资类信托的规模和占比分别达到7.01万亿元和34.39%,同比规模增加1.9万亿元,占比提升10.45个百分点。

证券投资信托成香饽饽 资金大举流入

在资管新规和“两压一降”等严监管政策要求下,一季度以来,信托资金的投向发生了显著变化。

过去多年,除了投向工商企业的信托资金稳居首位外,基础产业信托、房地产信托一直是投资者最为青睐的传统品种。

房地产信托过去几年长期高居信托五大投向的第二位,在监管层严厉打击“炒房”,出台多项限制房地产类金融发展的政策后,房地产信托已不复过去风光。截至一季度末,投向房地产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17万亿元,同比下降15.75%;房地产信托占比13.60%,同比下降0.97个百分点。房地产信托已降至资金信托投向的第4位。

与之相对的是证券投资类信托,从上季度末的资金信托投向的第4位跃升至第2位。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43万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5.18%,在信托资产规模整体缩减的背景下,成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投向领域。

中诚信托战略研究部分析指出,已披露2020年业绩的62家信托公司数据显示,有36家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规模实现了增长,增幅在20%以上的公司达到了25家,其中华润信托、五矿信托和中航信托分别同比增加了1681.16亿元、747.09亿元和591.43亿元。

外贸信托此前就公开表示,监管层早已明确释放引导信托公司向本源业务回归、向标品业务转型的政策信号,证券信托业务则是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此外,居民资产配置向标品及净值型产品的转移也是大势所趋,证券信托业务发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信托公司需要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持续提升标准化资产的配置能力,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陈进说。

“2021年,这类标品信托产品将继续维持增长,增幅不低于25%。”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认为,随着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国内股市行情向好,借着行情发展标品信托的前景可期。

未来一年到期信托规模大幅下降

中国信托业协会去年开始不再公布信托行业风险资产规模,此次也未例外。但依旧可从信托公司年报中看行业风险资产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已披露2020年业绩的62家信托公司中,有24家信托公司固有资产不良率较2019年同期有所提高。共48家信托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其中有22家“信托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营业收入”超过10%,14家信托公司该比值超过20%,有30家信托公司该比值较2019年有所提高。

“如考虑到部分陷入经营困难的信托公司尚未披露财务数据,全行业的资产减值损失水平预计可能更高。”中诚信托战略研究部指出。

不过,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从今年4月到2022年3月,信托资产到期规模合计约2.46万亿元,大大少于去年4月到今年3月3.70万亿元的到期规模,也使得信托公司压力有所下降,风险形势或将有所缓解。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