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发布】银保监会赵江平:建立高适配授信业务制度 推动股份制银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新华财经北京7月27日电 银保监会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部主任赵江平7月27日发表文章指出,要按照“重塑理念、重建制度、再造流程”总体思路,建立高可靠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高适配授信业务制度,建立高标准激励约束制度,全面推动股份制银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看,文章指出,近年来,股份制银行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一是整体实力明显提升。2021年6月末,12家股份制银行总资产超60万亿元,占全部银行业的18%,成为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二是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阶段成果。近5年股份制银行累计处置不良贷款2.59万亿元,仅2020年处置不良贷款7688亿元,占全部银行业处置总量的26%。影子银行业务明显下降、资管业务有序转型、表外业务风险持续收敛。

三是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高。2020年全年股份制银行新增贷款3.9万亿元,贷款占资产比重57.55%。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加大,2020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9237亿元、科技贷款余额1.36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2.77万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38.06%、25.93%、27.99%。

四是内部治理体系日趋健全。股份制银行“三会一层”制衡机制基本健全,整体治理规范性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前中后台“三道防线”运行模式趋于形成,内控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成功上市,建立了较完备的信息披露和市场化监督体系。

五是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近两年,股份制银行以内源和外源等多种方式累计补充资本约1万亿元,计提拨备1.15万亿元,均大幅高于以往年度。2020年末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13.6%,拨备覆盖率196.9%,风险抵御能力显著提升。

但赵江平也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股份制银行高质量发展仍存在待破解难题,要实现从走稳到做优做强,依然任重道远。

一是经营出现明显分化,各行发展质量参差不齐,在规模、盈利性、竞争力和市值等方面差距较大,部分银行战略理念出现偏差或内部管理出现重大失误,影响高质量发展格局形成。

二是部分银行内部治理弱化,存在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建缺失、股权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虚化等问题。

三是风险防控压力仍较大。涉债委会融资、延期还本付息贷款、债券投资等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房地产贷款和地方融资平台融资面临转型调整压力,资产负债错配较为突出,流动性指标较同业有较大差距。

四是部分银行内源资本补充无法完全支撑风险资产扩张,核心一级资本不足问题突出。

为推进股份制银行高质量发展,赵江平提出,要按照“重塑理念、重建制度、再造流程”总体思路,真正将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发展实效。

在重建制度层面,文章提到,要建立高可靠风险管理制度。探求不良资产处置新路径,积极化解信用风险。多渠道补充资本,依法合规创新资本补充工具,增强总损失吸放能力。

建立高适配授信业务制度。保持信贷平稳增长、合理适度,继续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拓展金融服务广度、深度,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自主可控产业链贷款投放。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注重对原创技术策源和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建立完善的普惠金融产品体系,推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提质、增效”,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

加大对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金融支持,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部署,支持中西部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发展零售业务,丰富消费信贷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全力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绿色金融植入授信政策、风险控制和业绩评价全流程,丰富绿色信贷产品。

建立高标准激励约束制度。注重经济利润、RAROC、ROE等综合效率指标使用,推动资本配置与价值创造挂钩。科学管理分支机构经营绩效,及时纠正不审慎激励行为。实施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风险调整、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等薪酬管理机制。

在再造流程层面,文章指出,要再造创新工作流程。按照“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前提下进行”要求,以“简单干净、突出主业”为原则优化创新流程,对明显带有套利和突破底线金融“伪创新”业务,要尽早叫停。

再造合规工作流程。严格区分公募与私募、表内与表外、委托与自营,厘清各方责任,强化理财、代销、托管、承销、外部合作等涉众领域合规管理。


编辑:翟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翟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