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海南省分行成立30周年:争做自贸港建设最佳金融服务银行

1.jpg

1991.9.16日海南交行开业

2.jpg

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1991年9月16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踏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节拍,在海口龙昆南路18号,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下简称“海南交行”)携手来自五湖四海的120余名员工,迈出了叩开海南市场的第一步,开启了与海南共成长的壮阔变革之路。

30年岁月于人,可以从哇哇啼哭的婴孩,到青葱稚嫩的少年,再到可挡风遮雨的臂膀和港湾;30年岁月于海南交行,却是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是筚路蓝缕的成长史,更是海南建省以来金融发展的一个缩影。

30年,海南交行经历了快速发展期、休整提高期,如今步入成熟稳健发展期,已经成为一家实力雄厚,颇具市场竞争力的综合性、现代化商业银行。无论是海南建设经济特区、建设国际旅游岛,还是如今建设海南自贸港,时代变迁日新月异,但30年始终不变的是,海南交行以改革为利器、以创新为法宝,倾力支持海南实体经济的发展。

海南交行的成长日志可以说是海南金融业不断成长与蜕变的缩影,记录了金融企业在风云激荡的年代中不懈追逐中国梦的时代精神。

第一篇章:展露生机(1991-1993)

敢为人先,跑出发展“加速度”

建省之初,经济特区的起步不断增加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这不仅开启了金融发展的春天,也让作为海南金融界“新生儿”的海南交行在呱呱坠地之时便呈现出勃勃生机。

作为1991年当年省内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开业仅3个多月,海南交行资产总额便突破了5亿元。这是难以忘却的历史,也是难能可贵的荣耀。时间长河中,闪闪发光的不仅是数据,更是历历在目的过往。

1990年11月海南交行被央行批准筹建,1991年9月16日正式营业。1991年10月,一批怀揣着梦想的优秀年轻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往海南,加入交行,踌躇满志,斗志昂扬。

“当时的交行就定位于探索现代金融发展,于是我果断投了简历,当年包括我在内的70余名应聘者最终通过招聘选拔,而海南交行的良好开局也让大家信心倍增。”现任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晓平说。

笔者翻阅海南交行建行初期的工作报告发现,建行伊始,海南交行全行员工平均年龄为31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比83.06%,相较于同期大专学历仅占40%左右的国有集体经济部门,可谓是年轻有活力的高素质人才团队。也正是他们,为海南交行稳健起步、改革创新注入强劲生命力。

海南交行人有着与生俱来的拼搏精神,虽是“新生儿”,却有着强劲的心脏,有力搏击着琼岛大地。在100多名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海南交行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健全银行功能,各项业务发展迅速,快速步入正轨。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那时的海南省无论在经济体制改革还是金融创新业务上均走在全国前列,海南交行更是走在前沿,是彼时市场上业务最活跃的银行。

开业之后,海南交行突破了海南金融界多个“第一”:第一家按照市场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设置机构的银行;第一家将竞争机制引入金融领域的银行;第一家建立双向选择的新型银企关系、探索产融结合、银企联合创业的银行;第一家从事银行、保险、证券业务的综合性商业银行……

海南交行积极发挥商业银行独特优势,不断扩大信贷投入总量,积极参与海南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坚持走集团化经营之路,为海南本土企业提供从生产到流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条龙”全过程系列化金融服务,全方位支持海南经济发展。

无声的数字展现的是令人惊讶的变化。初入海南,海南交行呈十几倍、几十倍增长的数据不胜枚举。1992年末,该行总资产达22亿余元,人均创利24万元。1994年,该行设立营业网点21家,资产总额超67亿余元。海南交行不仅支持了海南的发展,也实现了自身的不断壮大,处处彰显着活力。

第二篇章:筋骨成型(1994-2003)

风雨淬炼,改革中铿锵前行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海南金融改革发展的历史充满着曲折、奋斗和艰辛。海南交行也不例外。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房地产热、证券热消退,不但进入海南的资金变少,原来在海南的资金也被抽走,银行机构资金供求矛盾凸显。1994年后,海南交行也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压力。很多老员工都深刻地记得,在海南金融行业最低谷的时期,海南交行资产收缩至不到20亿元的规模。

此时,经历了“泡沫经济”的惨痛教训,包括海南交行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都在反思中摸索前进的道路。这一时期,海南交行也将重点转移到修炼“内功”上,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1995年到2002年间,海南交行注重调整资产结构、全力以赴收贷收息,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强化风险资产管理,加大内控力度,风险防范制度也日趋完善。在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的同时,持续将员工教育培训、员工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根据业务发展需求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激励竞争机制。

同时,持续加强金融创新、服务创新,大力拓展业务范围。积极发展中间业务,促进海南交行稳定存款、增强实力、完善功能。海南交行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也不断以技术为支撑,提升业务的电子化水平。

“以前金融业务办理主要依靠算盘,而交通银行是第一批使用计算机的金融机构。”这是老交行人至今仍引以为自豪的。1995年,海南交行率先开通一批活期储蓄通存通兑网点,第一批开通使用ATM自动柜员机,实现了外汇柜台对公和储蓄业务的电子化;1997年,海南交行成功推出“全储种通存通兑系统”,并在交行系统内全面推广使用;开发远程亚终端模式和连网处理模式,实现银证保证金的自动转账;2000年,以科技为手段,推出“外汇宝”业务,完成了总行零售业务系统切换,实现了“一卡通”“全国通”,同时加快电子银行系统建设。

这一阶段,海南交行全体员工咬紧牙关,苦练内功。2002年,海南交行基本将不良资产清理完毕,走出困难期。业务和资产结构逐渐稳定,科技手段逐渐丰富,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篇章:励精图治(2004-2018)

服务实体,涅槃之后再露头角

涅槃之后是新生,蛰伏之后的海南交行迎来厚积薄发的发展时期。

时隔多年,不能忘怀的是风雨淬炼后的“新生”时刻。新时代、新气象,彼时的海南交行已经甩掉了历史包袱,轻装上阵,一步一个台阶,稳步发力,开启新征程。2006年末,海南交行本外币资产总额达71亿余元,实现经营利润7200万余元,较上年增幅415%。

面对稳步向好的景况,如何寻求进一步的发展?海南交行用实践给出的答案是:从战略层面着手,精细化推进业务发展与服务提升。

2008年,海南交行制定了三年业务发展规划,提出以创建海南银行业第一品牌为目标,乘势而上,加速业务发展,当年资产负债余额便双双突破百亿元;同年,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经营效率不断提升。2009-2010连续2年被交总行评为“经营管理优胜单位”。

此外,海南交行深深根植于海南经济发展之中,与海南诸多企业及合作伙伴携手并进,一路前行。

“我们与交行的合作要追溯到2005年,多年来,我们的合作不断深化,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戴三娥感慨道:“海南控股的发展,交行始终竭诚助力,交行就是一位有温度、有担当的全方位财务顾问。”

为有初心多壮志,金融的天职就是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海南交行积极介入国家产业布局落户在海南的重大项目,有力支持海南当地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并积极运用投行业务等新产品,通过资金池、短期融资融券等多种融资途径,解决了海南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资金需求。为海南省航空运输业、高档酒店住宿业、农产品养殖加工等当地特色产业提供了及时的金融服务。该行也致力于与中小企业进行合作,是2009年唯一获得海南省政府表彰的商业银行。同时,发挥综合化优势,致力成为老百姓财富的贴身管家。

此外,海南交行坚持实施“服务领先、效率取胜”策略,在服务硬环境和软环境上共同施策,逐渐由规范化服务转向高效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综合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使得海南交行成为交行系统内和中国银行业内服务的佼佼者。

“可以说,当时的交行是海南金融机构中发展较快、较好的,这最根本的在于交行一切行动都听党指挥,真真正正为人民服务。”如今85岁的海南交行退休员工尧桐柏谈道:“坚持用心用情服务客户的交通银行创新服务模式,注重服务细节的完善,逐步树立起精致服务的‘金字招牌’。”

基于贴心的服务,海南交行多年忠实的理财客户数不胜数。“90年代,交行的员工都已经非常具有服务意识了,因此当时就开了户。”如今70多岁的海口退休职工李磊说:“早在20多年前,自己就被海南交行温和的服务态度、前沿的观点所吸引,20多年来,海南交行也矢志不渝地用专业和温情为老人的财富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海南交行也始终坚守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自上世纪90年代起,海南交行便积极参与海南省扶贫工作,先后对临高县乐豪村、五指山市畅好乡畅好村进行定点帮扶并实现整体脱贫。1996年,配合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积极参与全省发行医保IC卡业务;2001年,率先在海南推出电话银行业务;2009年挂牌成立“海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每年均向海南地区各高校招聘见习生,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等等。面对洪涝灾害、疫情等突发灾难时,海南交行即时响应,动员组织全体员工捐款捐物的同时,及时开通救灾资金汇划“绿色通道”,为受灾企业提供金融贷款、延期还款等金融纾困服务,切实履行国有大行社会责任和金融担当。

这一阶段的海南交行,已深深融入海南当地发展,也摸索出一条集交行特色与优势且适合本地发展的道路。通过支持海南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激发内在活力,让自身改革创新能力与海南经济快速发展互为促进,相互提升。

第四篇章:芳华而立(2018-至今)

勇立潮头,乘自贸东风再出发

纵观商业银行发展史,唯有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前瞻布局,差异化发展,才能占据先机,赢得未来,海南交行正是因创新而卓越。

当被问及30年来海南交行是如何在金融同业领域大展拳脚打开局面,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肖霆给出的答案是: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和使命,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来引领发展,铸就了海南交行的成长。

此外,在肖霆看来,海南交行取得今天的成绩还得益于高质量党建的坚实引领和该行始终坚持合规审慎的经营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30年来,海南交行各届班子始终紧跟党的领导,不断完善各项风险管理制度,持之以恒地推进正风肃纪,良好的风险管理为30年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018年4月13日,海南再次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海南交行也以全新的实干风貌,踊跃拿起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接力棒,冲锋向前。“自贸港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有创新,才会有未来。”肖霆说。

近几年,海南交行强化政治引领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该行“国际化、综合化”经营优势,深度融入自贸港建设,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金融产品,先后落地了系统内和海南自贸港十几项首单和创新的业务。其中包括运用“区块链+中信保+快捷贷”业务模式为小微企业办理出口贸易融资业务;落地海南自贸港首支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落地自贸港首笔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等。此外,海南交行还主承销了绿色金融债、小微债等创新产品;服务并投资省属企业境外发行美元债等。

新起点的东风扑面而来,30而立的海南交行有何构想和规划?

面对当前形势,面对未来可期的自贸港,肖霆有着自己的思考:“海南交行将牢记国有大行的使命和担当,不断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大局,发挥好自身的优势,不断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依托数字化转型,不断强化交行在普惠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不断加强对乡村振兴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还要一如既往地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大对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十四五期间,海南交行将在继承过去已有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贸易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财富金融四大特色,不断塑造自身的经营发展特色和优势。

在贸易金融领域,海南交行将发挥好集团优势,利用第一批上线‍‍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契机,持续为各类贸易主体提供“境内外、本外币、离在岸”一体化的‍‍贸易结算与融资服务,不断打造自己的贸易金融服务特色。在科技金融领域,‍‍海南交行将充分依托集团全牌照的服务优势,打造‍‍商行加投行,境内加境外,贷、债、股、资四位一体的‍‍全方位融资服务,助力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普惠金融领域,将‍‍重点依托数字化转型,不断巩固、扩大交行在普惠领域产品和服务的优势,‍‍利用好线上、线下产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在财富金融领域,将充分利用好交行财富管理全牌照的优势,丰富优势产品供给和资产配置组合的能力,打造自贸港非居民财富管理特色品牌。

芳华而立,风鹏正举正其时。在今后的征程中,海南交行将持续发挥好‍‍国际化、综合化的优势,‍‍在以创建具有财富管理特色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银行的战略目标引领下,‍‍不断加强集团内的协同,争做海南自贸港金融服务最佳银行。(裴林)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