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件“小”展品,折射上海农商银行“大”历史

由上海农商银行主办的“不忘来时路——上海农信事业发展回眸”主题展自9月1日开展以来,各界参观者络绎不绝,展览中不少带着“泥草香”和“烟火气”的珍贵展品更是赢得好评如潮。今天我们就走进五件具有典型意义的“小物件”,回望上海农信事业七十余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一部“影片”,再现峥嵘岁月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那个电影还是稀罕物的时代,上海农商银行五厍支行的前身松江新五乡信用社就登上了银幕。1955年11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来此拍摄新闻纪录片《农民的小银行》。不大的门面,简单的柜台,桌上的算盘、印台,排队储蓄的农民,这段黑白影像生动展现了农信社早期的工作场景。据介绍,彼时农信社在农村开辟了融资渠道,有效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上的资金困难,有力打击农村高利贷现象,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被亲切地称为“农民的小银行”,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兴旺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1.jpg

一张“借据”,彰显为民情怀

在展厅中,一张额度为4元的借据,格外引人瞩目。这笔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贷款,在当时却是名副其实的“救命钱”。1964年10月22日,金山大石头村村民黄某光年仅1岁的儿子被毒蚊叮咬,导致休克急需救治。黄某光紧急向金卫信用社大石头村信用站贷款。信用站立即向卫生院出具了额度为4元的贷款证明单。最终,伤者经及时治疗脱离危险,相关治疗费用由信用社划转支付。今年,上海农商银行再度拜访了黄某光,谈及当时经过,黄老先生对信用社的贷款帮助至今记忆犹新。

2.jpg

一个“柜台”,反映时代变迁

在主题展的实景区,特意复刻了1992年长征农信社四号桥信用站,真实还原了当时办理业务的场景。事实上,在上海农商银行的漫长历史中,光是柜台就曾经历过以桌代柜、木头高柜、架栅栏柜、大理石柜、封闭型柜五个时期。今天来到银行明亮整洁的柜台办业务的人们恐怕不会想到,在草创之初,柜台甚至就是连抽屉没有的“八仙桌”。“算盘叮当响,不到鸡叫不停手,轧平账,睡大觉”,就是早期农信人的工作写照。

3.jpg

一件“蓑衣”,诠释实干精神

在展厅中央的立柱上,放置着上海农商银行最早的“行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上去很美,但“蓑衣”穿起来可不好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跑外勤的业务员深入田间地头,自行车在石子路和土路上一骑几十公里,了解农民生产生活所需,宣传农信社的工作,“走田头,踏棚头,数只头”,与农户打成一片,沪上农信人用实干赢得农民的信任。

4.jpg

一声“锣响”,奔赴崭新征程

2021年8月19日,是一个必将永垂上海农商银行行史的日子,随着一声响亮的撞击声,上海农商银行在上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以上市为起点,踏上新征程之际,上海农商银行将坚守初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更加主动地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谱写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5.jpg

“不忘来时路——上海农信事业发展回眸”主题展由上海市档案局(馆)协办,中国经济信息社提供智库支持。“十一”假期将至,为响应广大观众的观展需求,主题展展期将延长至10月15日,展览位于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4楼,开馆时间为每日9时至17时。(邓侃)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