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首度公布社会融资规模 指标效应仍有待观察

来源:新华08  2011-04-14 18:23

  新华社上海4月14日电(记者王涛)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除了信贷数据之外,央行此次首度公布了社会融资总量这一指标。据初步统计,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4.19万亿元,同比少增3225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从结构看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3.5%。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通过社会融资总量指标替代全面衡量社会融资总需求显然更加符合当前的金融市场发展,但社会融资总量指标仍将是一个“过渡性指标”,未来的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货币政策调控工具最终会转向利率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认为,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的中间目标一般要具备与最终目标的关联性以及其本身的可控性。从已有的统计分析来看,与新增人民币贷款相比,中国社会融资总量与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CPI的关系更紧密,相关性显著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而且社会融资总量统计数据完整可得,采集及时准确。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日前在上海举行的“汇丰财富论坛上”表示,因为社会资金向实体经济领域的进入,除了信贷外,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投资产品、投资工具越来越多,简单控制信贷规模来控制经济已经不够了。因此在当前情况下,社会融资总量的提出是有必要的。

  从此次的一季度数据上也可以看出,从结构看,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3.5%,而且从趋势上看,这一比例还在下降,同比下降了4.1个百分点。对比历史数据,2002年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高达92%,而到了2010年这一比例直线下降至55.6%。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金融业发生巨大变化,金融市场和产品不断创新,直接融资比例逐步加大,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明显增强,金融调控面临新的环境和要求,迫切需要确定更为合适的统计监测指标和宏观调控中间目标。较长时期以来,中国货币政策重点监测、分析的指标和调控中间目标是广义货币供给量(M2)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然而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准确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其实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早就在使用这一指标了,只不过以往其重要性和关注度因为未经披露而弱于贷款和M2,但是随着银行之外的融资渠道的发展,非信贷的融资比重大大提升,因此,简单的使用信贷指标已经无法衡量社会融资需求或者说指标意义下降。

  赵庆明认为,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的意义在于能找到一个金融与经济之间更稳定的联系,与其他宏观经济指标建立数量分析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的指导经济发展各项目标的设定,把控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在设定目标的同时能够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规划。

  显然,相比新增贷款,社会融资总量更加具有稳定性,并能更加全面反映社会融资总需求。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认为央行公布这一指标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引导市场不要过于关注信贷的增长,社会融资总量也更符合中国未来融资结构的发展趋势。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表述也悄然变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尽管,社会融资总量的指标意义远远优于单纯的新增贷款指标,但多位专家分析认为,这仍将是一个过渡性的指标,未来货币政策的调控工具最终会转向利率工具。当前,中国的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依然很难通过利率手段调控。社会融资总量仍只是一个次优的指标。

  鄂永健认为,社会融资总量可能很难成为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目标,因为在这个指标中的许多部分并不具有相同属性,比如贷款具有货币创造的功能,而其他的融资工具并不具备此项功能。因此,社会融资总量并不适宜作为调控的中间目标,而这一指标的效应仍有待观察。(完)

【责任编辑:姜楠】
已有0人参与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返回新华0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