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光大集团金控梦即将起航 十年重组终成正果

光大集团金控梦即将起航 十年重组终成正果

评论
分享到
上海证券报2013年01月04日13:24分类:中资银行

核心提示:在“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光大重组进程中,出现了三次出人意料的“闪电”般逆转,在“能量积蓄”与“闪电”的背后,是一个被主导着光大重组的唐双宁称之为“中药调理”的“真经”。

自2003年开始重组方案设计到2012年最终定稿,近十年的光大集团重组之路“终成正果”。拉直中投公司——光大集团——光大银行的股权关系,理顺光大北京、香港两个总部的股权关系,卸下100多亿再贷款本息包袱,三个“闪电收尾”动作让“光大系”实现了完整的统一,让光大的实力更强,也更有后劲。

近日,记者从消息人士处了解到,调整后的光大集团改革重组方案即将获批。

此次调整的光大改革重组方案核心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光大集团从以前单一股东的国有独资企业改制成为由财政部、汇金公司等股东投资的股份制公司。财政部以光大北京总部和香港总部的股权和财政部借款本息作为出资,汇金公司以部分光大银行股权、光大实业股权等作为出资。二是汇金公司将部分光大银行股权注入光大集团,实现光大集团对光大银行并表;三是财政部将光大香港总部注入光大集团,由光大集团直接在香港登记为光大香港总部的股东,实现光大北京总部和香港总部的合并。四是人民银行再贷款本金和正常利息由汇金公司承接后转为对光大集团的股权并承担偿还责任,免除再贷款罚息。据了解,在这个基本框架内,有关方面将尽快达成具体操作方案。

这些调整在理顺了财政部、汇金公司、光大集团、光大银行股权关系及光大集团与人民银行和其他众多商业银行债权关系的同时,也解决了三十年来光大北京香港两个总部无法并表的问题。

自2003年开始重组方案设计到2012年最终定稿,近十年的光大集团重组之路“终成正果”。拉直中投公司——光大集团——光大银行的股权关系,理顺光大北京、香港两个总部的股权关系,卸下100多亿再贷款本息包袱,三个“闪电收尾”动作让“光大系”实现了完整的统一,让光大的实力更强,也更有后劲。

在“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光大重组进程中,出现了三次出人意料的“闪电”般逆转,在“能量积蓄”与“闪电”的背后,是一个被主导着光大重组的唐双宁称之为“中药调理”的“真经”。

第一次闪电逆转:遭遇无解难题

2007年7月20日,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空降”至光大,任光大集团董事长。8月15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光大财务重组方案。

光大重组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2003年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发现光大存在严重问题并上报国务院;2004年1月,光大集团向国务院汇报,反映由于历史包袱沉重、债务缠身、案件不断,自身无法解决资不抵债以及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等问题。当时,光大已经濒临破产边缘,国务院要求人民银行牵头研究光大集团、光大银行改革事宜,光大集团及光大银行的改革就此开始。但此后数年,因为光大重组牵扯的相关方太多,各自想法不同,光大重组方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银行和各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许多人都在准备后路。

就在许多人已经对光大的重组感到绝望的时候,第一次“闪电逆转”出现了。

2007年7月20日,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空降”至光大,任光大集团董事长。8月15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光大财务重组方案。光大重组在几十天内获得如此快速进展,让很多人难以置信,继而也让很多光大人兴奋起来。

然而,这种兴奋很快又沉寂了下来:按照重组方案,汇金公司将代表国家向光大银行注资200亿元,并按照每股人民币1元的价格购买光大银行新发行的股份。为实现光大银行上市,光大银行必须将累计亏损全部弥补完毕,但靠光大银行自身,根本没有这个能力。为此,汇金公司提出在注资前老股东按照2比1的比例缩股,以弥补亏损,也就是说入股光大银行多年的老股东不但颗粒无收,还要倒贴。这自然遭到全体老股东无一例外的强烈反对,有的境外股东还准备起诉唐双宁。新老股东互不相让形成对峙,不注资,光大银行无法继续生存;注资,股东大会通不过;强行注资,违法。一个无解的难题让光大重组的进程搁置下来。

而按照当时监管层的想法,如果光大银行股东大会不能通过汇金注资,光大银行将由银监会依法接管。

[责任编辑:刁倩]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