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上海自贸区究竟能为银行带来什么?(2)

上海自贸区究竟能为银行带来什么?(2)

国际金融报2013年09月27日14:22分类:中资银行

核心提示:对于银行业而言,最重要的创新将集中在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以及离岸金融业务的进一步试点上。随着境内外资金流动渠道的进一步打开,在岸离岸业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客户的选择余地将更为丰富,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也有了更大的组合空间。

专家:一线放开,二线有效管住

区内银行除了可以开展区外银行的业务外,根据上海自贸区即将公布的实施细则,还将开展一系列改革试点。

可以肯定的是,区内银行将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也就是说只要没有说不能开展的业务,原则上区内银行都能试点。

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上海自贸区内的金融服务业改革主要是测试在没有国家托底和监管调控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与国际同业竞争中是否具有优势。”

陈波进一步分析:“因此,虽然国有大银行与浦发银行相比并不积极,但是,在政府的推动下,他们也参与到了此次申请的队伍中。坦率地说,国有大银行才是真正需要进行‘压力’测试的对象。一直以来,国有大银行的市场化运作都是其发展的‘短板’,相比之下,像浦发银行这类机构更加市场化。一旦与国际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国有大银行面对的挑战更大。可以想象,在此次上海自贸区改革过程中,国有大银行可能是被监管机构‘点名’要求‘换牌’。可是,他们没有动力但是有压力。”

陈波告诉记者:“区内银行除了可以开展区外银行的业务外,根据上海自贸区即将公布的实施细则,还将开展一系列改革试点,比如,借贷业务利率市场化试点,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对外资企业投融资业务等。具体试点内容还需等待具体实施细则的出台。”

“可以肯定的是,区内银行将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也就是说只要没有说不能开展的业务,原则上区内银行都能试点。”陈波进一步指出。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做了大胆预测:“对于区内银行,可能主要关注三大机遇,一是自贸区将进一步扩大海外业务,比如,人民币离岸业务试点;二是新业务增长,无论实施细则最终涉及哪些方面,总会提出几项改革内容;再者,区内银行有机会打通国内与国际业务之间的通道。”

“任何一项改革尤其是金融改革都会有风险。”朱宁认为,“关键是看监管机构的智慧和管理水平。目前,央行方面可能比较担心,在上海自贸区内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兑换可能会减缓既定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银监会的角度,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存贷款套利空间;外资银行在区内的试点将打破市场准入和业务分类的相关规则。”

但是,在朱宁看来:“这些担忧和问题监管部门一定会想办法解决。”陈波则强调:“金融业不同于实体经济,很难将区内区外业务完全切断,一旦出现政策洼地和套利空间,监管与风控是关键。当然,这不能成为阻碍改革的借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对于上海自贸区内可能开展的各项改革,涉及投资、贸易、航运的部分应该进一步加快;涉及金融尤其是银行业改革,必须慎之又慎。我们可以考虑‘一线放开,二线有效管住’的模式,在机构准入上彻底放开,在业务内容和规模上加强管制。”

当然,上海自贸区的改革不能只是区内的改革,关键是如何将区内的经验传递到区外,推动和倒逼中国金融业整体改革。上述经济学家进一步建议,“可以通过设立人民币外汇账户打通离岸和在岸账户,当然,这里必须设置摩擦率,增加交易成本和税收。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可以进行动态规划,每半年评估一次风险。”

[责任编辑:赵鼎]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