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民营银行 > 存款保险制难产 民营银行拿什么终结风险?

存款保险制难产 民营银行拿什么终结风险?

企业观察报2013年10月29日14:44分类:民营银行

核心提示:民营银行不同于国有银行,后者有国家信用作为依托,民营银行的开放,要最主要的反而不是推出什么样的金融服务,而是风险兜底的问题。

在存款保险(放心保)制度仍未出笼的大背景下,近一段时间,中国国内对民营银行的呼唤浪潮却一浪高过一浪,有关名额下发的传闻也逐渐增多,似乎民营银行的成立已“万事俱备,只欠牌照”。

对于中国的民营银行来说,存款保险制度这项需要顶层设计的“防火墙”能否复制国际成功模式,仍是一个亟须各方相互妥协的系统工程。

国际存款保险机构协会的统计显示,目前已有111个国家(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而金融稳定理事会的24个成员国(地区)中,绝大多数都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缺席者是南非、沙特阿拉伯和中国。

“美国倒了上百家银行,没有一家出现挤提。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美国这次肯定不会这么消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对《企业观察报》记者表示,存款保险制度肯定将会推行,但也不会完全照搬西方。

防范银行风险需存款保险制

民营银行不同于国有银行,后者有国家信用作为依托,民营银行的开放,要最主要的反而不是推出什么样的金融服务,而是风险兜底的问题。

宋泓均表示,尽管民营资本办银行,资质、支付能力、管理能力都很重要,怎样抵御风险、防止破产仍是第一要务。

监管层的顾虑在于必须考虑民营银行进入后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转,把风险尽量降到最低,而不是出了问题由国家兜着。人民银行研究员、著名金融学者宋泓均博士告诉记者,一些金融机构与地下钱庄、不法分子勾结,参与洗钱的勾当,一些金融机构挂羊头卖狗肉。

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解除监管层疑虑的最好武器就是存款保险。面对业界普遍担心的“民营资本不懂银行、搞关联交易、办不好银行卷钱外逃”等风险,郭田勇向记者表示:“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但首先要存款保险等配套制度迅速跟上,才能确保隔离民营银行的经营风险。”

“改善金融竞争生态、扶持小微企业、增加金融服务的竞争性供给”,尽管民营银行看上去很美,却不得不面对“信誉不高、难以吸储”等现实的尴尬。

由于对储户利益的保障能力较弱,民营银行对储户的吸引力必然大打折扣。为进一步发展,民营银行可能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方式与国有银行竞争,但这就产生另一个问题,如果不提高贷款利率,其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

当然,提高贷款利率的结果必然会赶跑一部分客户。贷款难时,民营银行对中小企业或许有吸引力,等到贷款相对容易时,民营银行的竞争劣势就会凸显。这时,信用等级更低的小企业可能就成为重要客户,随之而来的风险也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民营银行坏账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幅提高。

“金融危机的影子已经很明显,现在更应该出于公心把“防火墙”方案设计得更万全。”对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制定,一位接近央行银监会的学者如此表态。

存款保险制会带来经营压力

存款保险是防火墙,但不是解决金融风险的灵丹妙药,更不是风险终结者。

对民营银行的建立及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存款保险,如果实施,短期内必将对民营银行造成冲击。存款保险所遇到的障碍和冲突,对于存款保险制度未来能否顺利出台意义重大。

“该制度长期来看有利于银行业的规范发展,但短期内银行多缴纳的保险金或将给其带来一定财务压力,同时一些小型金融机构也将面临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光大证券此前发布的一份投资报告指出。

在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看来,存款保险将会为中小银行带来两方面的冲击。一方面,由于需要缴纳存款保险的保费,这将使得银行运营成本增加。由于中小银行风险较大,需要缴纳更高的保费,受影响力度更大。另一方面,由于中小银行抗风险能力弱于大型商业银行,出于对偿付能力风险的考量,民众更愿意将钱放在大型银行,这将对中小银行的存款业务构成压力。

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国有大银行可能不愿意加入存款保险制度。因为他们认为,存款保险需要付出多余的成本,保障效果远不及国家信用。

对此,郭田勇分析称,如果只有中小银行加入存款保险而大银行不加入,可能会出现中小银行因为经营成本比大银行高,从而冒险做更高收入的业务,从而弥补损失。

存款保险背后隐藏着自身难以克服的漏洞,如果不加控制,本性逐利的民营资本对这些漏洞自然不会放过,产生巨大的道德风险等问题也在所难免。

郭田勇表示,存款保险制度本身存在着道德风险,因为一旦意识到经营危机,存款保险机构会出手挽救。保险机制的“监管宽容”,一方面使存款人对银行经营状况的关注度下降;另一方面对参与存款保险的银行提供了过度冒险激励,从而使得银行在缺乏有力监管的条件下,从事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高风险业务,进而导致危机的发生。

“存款保险制度的另一风险来自银行的‘逆向选择’。”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向记者表示,“由于有了存款保险作依赖,客观上会刺激银行承受更多的风险。鼓励银行,使其敢于在业务活动中冒更大的风险,这无疑会给整个金融体系注入不稳定因素,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降低风险的初衷背道而驰。”

“当然,触犯这些风险,最终会害人害己,对银行来说,也不可持续。”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念鲁向记者表示。

“复制西方存款保险制度”呼声渐高

对于民营银行的呼之欲出,存款保险制度在此时可能再度加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原因是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被证明是有效的。

2008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连续出台多项临时性措施,还先后救助、处置了超过22家大型金融机构,包括向花旗银行的不良资产池提供担保和处置华盛顿互惠银行。

在美国,与监管当局平起平坐的存款保险公司,甚至有权在银行资本充足率低于2%时下令关闭。而功能最为齐全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模式。

因此,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借鉴国外成熟的金融体制,是化解中国金融风险的一剂良药。但是,最早倡议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人士之一魏加宁回忆,目前,中国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大障碍来自四大国有银行和监管层。

当前,在成为像美国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那么大而强势的机构之前,中国的存款保险公司不是依附于央行,就是依附于银监会,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本身已经有这么大的沟通成本,再加上第三方机构,沟通协调难度将更大。

但是,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存款保险之路还得继续走下去。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机构,一定要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此外,民营银行一定要建立完善、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有一个好的经营管理团队。”吴念鲁坦言。

防范风险还有诸多措施

在存款保险制度未正式出台之前,如何防范银行风险,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原长城金融研究所所长徐滇庆在拟出的十二条民营银行治理规范建议中提到,“在治理结构中,要特别强调防范股东企业的关联贷款”。而在风险防范部分,特别要股东在申请时就阐明一旦出现较高的不良贷款应如何处置,以及设立相关的退出机制。

当然,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之外,民营银行还要引入现代化银行运行模式,确保银行资金安全、股东结构合理、内部管理科学,并接受社会和股东的监督。此外,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改变当前银行业过度依靠存贷业务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是当前民营银行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

“此外,经营理念、资产结构也很重要。不过,最重要的是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辩证处理好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使银行未来可持续发展。”吴念鲁建议。(本报记者 吴杰 孟繁勇)

[责任编辑:赵鼎]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