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资产荒”背景下 银行资管呈现“新玩法”

“资产荒”背景下 银行资管呈现“新玩法”

金融时报2016年06月07日09:12分类:中资银行

核心提示:在此环境下,“找资产”成为了资管行业最普遍也是最直接的诉求。从最近金融行业内不同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和跨界合作成为银行资管的新玩法。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由5.26%下降至4.39%,而截至今年2月,更是进一步下滑至4.24%。近期,我国经济“三期叠加”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不断深化,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日渐显著,而股市的大幅振荡使“资产荒”现象更加凸显,整个资管行业获取优质资产的压力剧增。 

在此环境下,“找资产”成为了资管行业最普遍也是最直接的诉求。从最近金融行业内不同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和跨界合作成为银行资管的新玩法。 

票据资产证券化受追捧 

近年来,我国票据市场发展迅速,对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银行而言,票据业务及其资产证券化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从2015年底开始,各大银行的招聘信息中大量出现票据相关从业人员的招聘需求,反映了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票据业务凭借其风险低、流动性高等优势得到了市场的青睐。”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除了良好的资产属性外,票据业务对于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资产证券化业务重启之后,在2015年迎来了高速发展,在备案制、注册制、试点规模扩容等政策的推动下,其市场规模爆发性增长、产品流动性大幅提升、参与主体类型更加多样化,产品创新设计更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而在各类政策利好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资产证券化在2016年将迎来更为长足的发展。 

2016年3月29日,由江苏银行及华泰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全国首单票据收益权资产证券化项目——“华泰资管—江苏银行融元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正式落地,该款产品的正式推出标志着票据资产证券化正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银行业人士认为,票据资产证券化的推出,有利于增强企业直接融资的能力,拓宽投融渠道,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虽然银行票据资产是非标资产中流动性最高的,甚至可能高于尚未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但是票据资产证券化使得参与的投资者更加多元化,解决了部分拥有较高信用评价基础资产的中小企业无法参与银行间债市直融的问题,极大地激活了市场的潜力,基于以上因素,票据资产证券化受到了银行业的广泛关注。”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表示。 

他预计,虽然在之后的发展中,票据资产证券化业务可能还会遇到监管政策不完善、管理手段不够先进及相关人才缺口较大等问题,但也必将更好地推动整体市场发展程度逐步加深,提高业务规范性。 

跨界合作成资管重要模式 

近日,由华泰证券和江苏银行联合主办的“2016年中国票据资产证券化论坛”在上海举办。过去与票据业务交集不多的券商成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这无疑透露出一个信号——跨界合作将成为“资产荒”背景下,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要的业务开展方式。 

有专家预计,银行与券商的合作方式也将从以前的通道业务合作向更多更复杂的合作方向衍生,各类机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可能出现较大变化。 

“各金融机构合作逐步加深,也从近期持续增长的委外业务规模中可窥一二。”魏骥遥认为。 

业内人士透露,近期委外业务规模大约能占到理财规模的5%至10%之间,同时市场的扩大也使得委外业务模式日趋复杂,委外业务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这类合作能使不同金融机构建立起互补的效应。”分析人士认为。 

兴业银行资管部总经理顾卫平就曾用简单形象的话语来阐述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的必要性,他表示:“我们要与顶尖的基金经理合作某些项目很容易,但如果我们要自己培养一个顶尖的基金经理来推动项目发展将是困难的。” 

“银行在资金端有较大优势,券商、基金、信托则在资产配置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相互合作能充分发挥金融协同效应,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魏骥遥表示,随着金融行业中银行、证券、基金等子行业越来越频繁、深入的跨界合作,其间产生的“化学反应”很可能对未来中国金融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区域银行角色发生改变 

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过去资管产品创新的先行者通常是大型银行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而此类行业交流论坛也多由大型银行或股份制银行主办。例如,首单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由建设银行发起;首单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证券化项目由浦发银行发起。 

“此次江苏银行发起了首单票据资产证券化产品,并与华泰证券一起举办中国票据资产证券化论坛,结合此前江苏银行建立省级城商行联盟大力推行资管业务投行化发展,反映出这样一个趋势:区域性银行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已经开始从过去的追随者逐步向行业变化引领者的角色转变。”魏骥遥认为。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库统计,2016年一季度,各发行主体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增长率有极大区别,区域性银行的存续规模增长率均高于20%(城市商业银行为23.10%;农村金融机构为41.92%),而全国性银行则处于较低水平(大型银行为9.63%;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为4.58%)。 

“这也反映了银行资管的变化趋势,区域性银行整体度过了从无到有的初级阶段,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大、中型银行则逐步开始控规模、控收益的精耕细作。区域性银行资管业务的蓬勃发展,必然会使其在银行资管领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魏骥遥对此分析道。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美国的银行数量达到1万家以上,众多的中小银行在整个行业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如美国硅谷银行凭借其提倡的“投贷联动”模式,实现了跨越式的高速发展,并将这一全新的经营模式带给了整个金融市场。而我国目前仅有数百家银行,且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 

“区域银行作为市场的生力军,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并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魏骥遥表示。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