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理财产品 > 银行理财业务面临转型升级关键期 七大问题待突破

银行理财业务面临转型升级关键期 七大问题待突破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06月01日08:00分类:理财产品

核心提示: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4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均值为5.13%,为投资人实现投资收益近7000亿元,同比增加2500多亿元。

新华社记者李延霞、陈雯瑾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在利率市场化加快、金融脱媒加剧以及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的背景下,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取得快速发展,但同时面临去存款化、去通道化、去短期化等诸多挑战,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将迎来转型升级关键期。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4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均值为5.13%,为投资人实现投资收益近7000亿元,同比增加2500多亿元。

数据显示,2014年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19.13万款,募集资金92.5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53%和35.89%。其中,个人理财仍占据主导地位,全年募集资金60.17万亿元,占比65.03%;机构专属理财产品募集资金27.35万亿元,占比29.56%;私人银行理财募集资金5.01万亿元,占比5.41%。

专家表示,理财规模的全面增长以及个人理财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不仅有助于银行自身转型,也间接促进了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尽管成效显著,我国银行理财领域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报告指出,银行理财业务在某些网点还存在风险揭示不充分、存单变保单、个别银行工作人员私售理财产品和从业人员专业性较差等问题。同时,还面临法律地位不明确、业务发展内生动力弱化、泛资管时代激烈竞争及向真正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压力等挑战。

据了解,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尚未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地位予以明确规定,银行与投资理财客户之间的法律关系存在争议。银行在交易主体认定、结算与托管账户开立等方面受到较多束缚,并影响了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

监管部门近年来针对资产管理市场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新政,逐步放松了保险、证券、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限制,“泛资产管理时代”真正来临。在此背景下,非银金融机构依托各自传统优势纷纷介入或深耕资产管理市场,迅速做大业务规模,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

“我国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表示,银行理财应在去存款化、去刚性化、去短期化、去通道化、产品多样化、管理模式资产化以及监管政策协同化等七个方面转型升级。

报告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金融改革深入推进,未来资产管理行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机构迫切需要通过自身改革转型来应对金融改革深化和监管政策变革,将资管业务作为新的业务重点和利润增长点。(完)

[责任编辑:邹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