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金融监管加快变革 商业银行挑战严峻(3)

金融监管加快变革 商业银行挑战严峻(3)

上海证券报2016年01月12日10:23分类:中资银行

核心提示:就金融业及金融监管而言,2016年将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一方面,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已经对金融监管指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和要求,今年必然会有所动作;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内外部形势正迫使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接受严峻挑战。变者通、变者活。新一轮金融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上演什么剧情,人们拭目以待。

2016年银行业转型发展的六大看点

1.平常心

经济新常态决定金融新常态、银行新常态。新常态下,信贷盛宴已然结束,银行难以再有超常规、飞跃式的规模扩张;新常态下,外部形势复杂严峻,一些困难和挑战甚至比预想还大,但逃避没有出路;新常态下,政策机遇、市场机遇尽在眼前,各种有利契机层见叠出。这些都需要银行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以发展的眼光认识和把握当下新形势、新局面,以辩证的思维洞察经营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内涵支撑,探寻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亮点。

具体而言,“平常心”可以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充分认识形势,既不心存幻想,也不对未来绝望;二是在看清形势与自我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克服焦虑症,明确未来的发展战略;三是当转型遇到困难时,能够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地推行下去。总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基本面长期趋好。银行业也在这些年锻造出较强的经营实力。未来,只要能保持平常心,稳中求进、变中突破,银行业的持续稳健发展依然可期。

2.市场化

未来,我国的经济金融环境将更为市场化,银行必须随之培养市场化的思维习惯和运作模式。无论在客户经营、产品定价方面,还是在对待人才方面,商业银行都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去经营和竞争。以其中最为重要的“客户经营”为例,在银行的价值判断中,就是要以客户为尊,将客户价值置于本源,勇于革新颠覆自我,做到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轻盈灵动。

这包括,一是视客户为共创价值的长久伙伴,关注客户关系管理而非产品销量,多考虑客户需求和场景应用,摒弃银行本位思维;二是推崇组织扁平化、流程高效化、运营集约化、资源整合化,致力于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直抵客户需求,为客户打造超出预期的极致服务体验;三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同业利率定价的变化和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构建更加精细化、富有弹性的定价与客服体系。

3.“互联网+”

银行业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一向不是保守者、落伍者,而是信息化建设最早的实践者、推进者。如今,面对数字革命和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银行唯有在更大程度上超越思维定式的局限,打破对常规路径的依赖,从传统的支付中介和融资中介向“金融+信息”中介转型,才能形成信息化时代新的竞争优势。这事关银行未来若干年转型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其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各业务条线都要加快互联网化进程,使互联网金融成为银行盈利成长和竞争发展的重要接续力量;其二,为成为信息掌握的强者,银行要打通客户生活、信息和金融服务的全链条,实现对商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整体把控;其三,建立企业级数据库,加大对各类数据的深层次、多维度挖掘分析,真正使数据成为提高竞争力和经济价值的生产因素。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客户金融需求和风险偏好,实施精准化营销和个性化产品开发;另一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传统信贷经营与风险管理模式进行革新,由经验依赖向数据依靠转变,由躲避风险向主动经营风险转变,提高风险动态监测和实时控制能力。

4.创新力

中流击水,唯改革创新者进。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要求银行具备对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持续的创新力,不断为传统银行服务注入创新开放的基因。

以近期热议的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为例,它可能给金融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创新变化。所谓区块链可以理解为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目前,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已开始实验、应用,包括支付结算、智能债券、金融交易、财务审计等。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嵌入可能会将互联网金融的意义进一步深化,有人甚至提出区块链是互联网金融终极形态的观点。目前瑞银集团、摩根大通、花旗银行、高盛集团、巴克莱银行、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等多家国际金融机构,都通过成立区块链实验室或投资相关技术公司的方式布局这一领域。国内银行也应关注像区块链这样前沿技术的最新发展,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中担纲引领者。

5.平台观

平台观的核心思想是开放、共享、共赢。这意味着并非简单搭个平台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把互联网的用户思维、流量思维、跨界思维和迭代思维融入其中,让平台有生命、有灵性。下一阶段,平台观将更加深入人心,它面对的是所有的资源,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模式和效率。对银行而言,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搭建电商、社交网络、投融资等各类平台,集中客户于平台之上,形成流量,继而产生价值。

在平台生态中,商家、个人、金融同业,乃至银行自身的交易信息、金融信息、物流信息、宏观微观金融信息等都将储存在这个平台上,形成一个个集成电路板一样纵横交错的信息网,各个参与者都能从中找到合作共赢的机会。平台上的银行不能只作为产品提供方,一对多地与客户进行交易,这样就变成了由线下转到线上销售产品,“新瓶装旧酒”,还属于传统模式。银行应当撮合、促进平台上的客户之间形成交易,再在这些交易中,寻求提供服务的机会,挖掘平台的价值。

6.差异性

在新的外部环境下,银行以往同质化竞争的格局将被全面打破。不同银行基于自身的特长和对市场的研判,将会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前进道路。有的银行会坚定推进互联网金融战略,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再造经营管理模式;有的则会发展智能网点,强调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有的银行会深化综合化、国际化战略,锻造一体化金融服务能力,有的则会利用“地缘人缘”优势,发挥专长,集中力量于某些领域或本地市场;有的银行会深挖县域市场、农村市场价值和潜力,有的则会聚焦大中城市市场机遇;有的银行会加快向轻资产方向转型,有的则会强调信贷增量与存量的并重管理;有的银行会大力强化零售业务,有的则会以公司业务、同业业务为发展特色;有的银行会着力做大做强“大行业、大系统、大客户”业务,有的则会发力小微金融、社区金融;有的银行会积极做大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有的则会选择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作为重点拓展的领域。总之,银行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差异性战略定位和发展特征将表现得更加突出。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责任编辑:韩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