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中资银行 > 创新发展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注入新活力

创新发展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注入新活力

评论
分享到
经济参考报2012年12月27日11:03分类:中资银行

核心提示: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是中国银行业的使命。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进行业务创新、谋求共赢发展,正成为中国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着力点,从国有商业银行,到城市商业银行,再到农商行、农信社,无不在通过业务模式、银行产品、服务方法等多方面的创新,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要求金融行业向服务实体经济回归的呼声十分强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前不久表示“很多声音也是和我们中国当前的理解是一致的,经济需要更加注重实体经济。”

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是中国银行业的使命。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杨再平认为,金融机构要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竞争力需要市场化改革,同时必须要有政府的政策引导,银行还要苦练内功,与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联系起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银行家不应缺席,而对此做出应有贡献,成为创新型国家责任公民。”杨再平这样表示。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进行业务创新、谋求共赢发展,正成为中国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着力点,从国有商业银行,到城市商业银行,再到农商行、农信社,无不在通过业务模式、银行产品、服务方法等多方面的创新,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管理创新:站在科技与人性的交汇处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作为社会性、群体性产物的金融深受影响,出现了新的金融生态,带来了传统业务、经营管理和客户服务的新形态。“在互联网新时代,金融创新要站在科技与人性的交汇处”,中国银行创新研发部总经理钟向群这样表示。

他指出,金融创新要以技术为本,要和影响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就不会取得突破。这些技术主要是Web2.0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社交网络、移动互联、协同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它的核心是开放、聚合、互联、智能。

金融创新还要以人为本,一方面,银行应将创新的目标从技术的先进性、金融解决方案的盈利性,转向客户体验的改善和提升,以创造最佳客户体验作为创新的核心,不仅要解客户的燃眉之急,还要想客户所想,更重要的是想客户所未想,满足客户潜在的渴望,超越客户预期。为此,中国银行正在探索客户体验的方法,包括建立客户体验指数,设立客户体验中心等,从零散、事后的客户体验转向系统、事前的客户体验。二是尊重人的兴趣、愿望和创造性,构建创新管理模式,该行正在对创新工作进行转型。从以银行为本转向以员工和客户为本,不拘一格地发现创新人才,善待人才,在体制、机制和技术上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条件。从层级的结构转向扁平化的结构,打破自下而上的层级管理架构,建立灵活的扁平化、直达式的渠道,使基层员工的创意能够直接到达总部或分行的研发中心,通过适当的筛选和孵化机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投向市场。从长周期的开发模式转向短周期的敏捷、迭代模式,尽量缩短时间,提高效率,以抢占先机。从业务优先转向IT优先的资源配置方式,确定“以科技为引领”的创新导向,将战略性资源向IT倾斜,特别是向“I”(信息)倾斜。从纵向的单点创新转向纵横结合、以面为主的组合创新,以较快的速度、较小的成本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从精英创新转向“全民运动”,建立上层激励、基层提出创意、中层实施的三维互动创新模式。从既有利益格局转向建立新的利益均衡“破“立”结合,以最快的方式建立新的利益均衡,将创新的风险降到最低。

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该行最近举办了“创新周”活动,搭建电子化的创新平台,动员全行20多万员工为银行发展建言献策,收集了超过7万条创意,通过智能筛选机制,评选出最好的创意,进行原型开发和孵化。该活动开国内大型企业举办“创新周”之先河,为我国企业挖掘、筛选、提升、孵化创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钟向群认为,“创新周”活动不仅是中国银行构建反应灵敏、富有弹性的创新机制的重要抓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打开基层创新智慧宝库的钥匙,激发了创新热情,培育了创新文化。

[责任编辑:刁倩]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