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辉:“走出去”与中国银行业崛起

来源:新华08  2010-12-02 17:49
核心提示:李礼辉《“走出去”与银行业崛起》演讲。
本文导航
  1. 1.
  2. 2.

  第五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11月26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应邀出席年会主论坛,并发表题为《“走出去”与中国银行业崛起》的主旨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这里,我想围绕“‘走出去’与中国银行业崛起”这一主题,结合中国银行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经济全球化要求中国银行业“走出去”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和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首次超过德国跃居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中国外匯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今年9月末达到2.65万亿美元。中国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银行业国际化。  

  第一,实体经济要求银行业“走出去”。企业“走出去”,居民“走出去”,必然要求银行业“走出去”,提供配套金融服务。2007年--2009年,中国境内企业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1012亿美元扩大到1998亿美元,增长97%;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113亿美元扩大到366亿美元,增长224%。客户“走出去”对银行业是市场需求,更是发展机遇。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要求银行业“走出去”。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稳定增长态势,经济总量大,币值稳定,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趋势。无论是当前正在推进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还是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人民币跨境融资和投资,我国商业银行都应该是主渠道。截至今年9月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达到1971亿元,其中,中国银行发挥了主导作用。未来人民币境外市场的发展,更需要我国银行建立国际化经营体系。  

  第三,商业银行发展壮大需要“走出去”。与国外先进同业对比,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偏低,海外业务和收入占比不高。我国五大银行的平均比例不到6%,中国银行的这一比例是22%,而欧美同业的平均水平在35%以上。全球化是大环境,扩大开放是大政策,匯率、利率市场化是大趋势。我国银行只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才能成功实现业务转型,才能扩大客户基础、优化地区结构、分散经营风险,也才能增强持续发展的实力和后劲。  

  二、创造条件中国银行业才能“走出去”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我国银行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一定条件。一是全球资產配置。1985年我国银行业海外资產仅90多亿美元,2009年已超过2700亿美元。二是海外机构网络。2009年末,我国银行在香港、澳门和32个国家的经营性机构超过1000家,其中中国银行海外经营性机构数量800家,海外资產规模达到1.76万亿元人民币。叁是国际信誉。我国银行业成功抵御了这次金融危机,资產质量、盈利水平持续改善,提高了国际信誉,增强了竞争能力。四是金融监管。我国的金融监管水準不断提升,经受了考验,得到国际认可。  

【责任编辑:山晓倩】
已有0人参与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返回新华08首页